科技的發(fā)展,是一往無前乘風破浪,永遠帶來一個個創(chuàng)業(yè)風口和生活享受嗎?并不是。
從互聯網狂熱的夢境中醒來,近兩年越來越多事情,讓國人開始重新認識科技產業(yè)的底色。從中興事件、華為實體清單,再到幾天前還在熱議的英特爾斷供浪潮,稍微關注新聞就不難感覺到中國科技來到了另一個階段——一個需要直面競爭甚至斗爭的階段。
科技是一個“陰陽共生”的領域。大多時候,科技的主流都是全球協(xié)作達成技術進步,并在交流和友好中造福人類。畢竟科技是人類所有議題中為數不多的增量選項。但同時也有很多時候,科技的核心是競爭、攻訐、妥協(xié);是同一個機會中誕生的一千家公司變成三兩家;是一個利潤奇高的產業(yè),往往只留下最后的勝利者;是國家與地緣之間的產業(yè)鏈競爭、封鎖與支配。
而在今天的中國,處在“陰面”的科技問題,歸根結底都繞不開一個關鍵詞:芯片。
無論是通訊、計算、操作系統(tǒng),還是智能手機、服務器,從國家競爭到關鍵公司的生存,繞來繞去就會發(fā)現,問題的根本又回到了芯片。長期籠罩在中國外界的無形半導體枷鎖,國產半導體產業(yè)缺乏基礎產業(yè)層的事實,以及核心科技發(fā)展無法繞開半導體的常識,這些問題不斷在全球科技競爭的新態(tài)勢中浮現出來,給嘗遍科技紅利的國人,帶來了深深的不安。
面對這些嚴峻的問題和挑戰(zhàn),媒體與社交網絡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其中積極的消極的,高喊口號的,大肆攻伐的兼而有之。
作為一個科技內容寫作者,我經常感覺,憑空發(fā)幾句牢騷,放幾個馬后炮,或者大喊幾聲“加油”“必勝”都太沒有技術難度了,當然也都并沒有什么喵用。
我們打算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歷史上不是只有中國,也不是只有中國企業(yè)面對過半導體產業(yè)鏈中的弱勢地位。而他們中有人確實一敗涂地,但也有很多逆風翻盤。那么在面對未知的歷史情境中,他們究竟是如何成功或者失敗的呢?他們的成功中,是否有一些東西值得在今天反復咀嚼?
與其死盯著充滿未知的未來,不如回到過去整理歷史,尋求答案。于是腦極體團隊準備推出一個全新系列,去探索半導體歷史中,可以照見今天現實的“經驗之談”。
毫無疑問,芯片是一把鎖。我們可能要用一個甚至更多時代去打開這把鎖。問題也來了,這把鎖是會自動打開,使盡蠻力給擰開?還是需要一些方法和角度呢?
我們想回到半導體的歷史中,用一個足夠“大”的視角,去解析藏在晶體管中的博弈論。
看似堅固的,都飄散如風
想要先與大家分享這樣一個判斷,為什么歷史上的陳芝麻爛谷子,對于今天中國面對的“芯片困局”是有效的?畢竟今天的產業(yè)格局似乎牢不可破,中國面臨的是西方國家數十年明確的產業(yè)封鎖與產業(yè)鏈規(guī)則。
但我們可能還是要逆向思維一下:今天這個半導體牢籠是怎么來的?要知道中國半導體的起步并不晚,早在1957年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就研發(fā)出了晶體管。而數十年發(fā)展后,中國依舊要并入世界半導體體系,成為產業(yè)鏈中下游成員。這意味著世界半導體格局對于中國是有價值的。解決半導體之困,核心方案并不是幾臺光刻機和一套刻錄技術,而是中國能否帶來更充分、更重要的產業(yè)鏈價值,從而不斷抬升自身的全球產業(yè)鏈區(qū)位。
回望歷史會發(fā)現,半導體看似牢固的產業(yè)格局,其實永遠處在變化和革新的風暴中央。半導體,歸根結底是一個在變化中改變或者保存產業(yè)鏈身位的游戲。在思考半導體如何脫困的問題時,有幾件事或許是認知前提:
1、半導體產業(yè)很容易一步踩空,萬劫不復。眾多響當當的名字,都只有十年左右的光輝歲月。在變化叢生的半導體行業(yè),我們眼前的格局是必然被打破的。問題在于,打破是不是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向發(fā)生?
2、半導體產業(yè)是一個與經濟、政治、文化、全球協(xié)作緊密結合的產業(yè)。遠有二戰(zhàn)后的產業(yè)復興,冷戰(zhàn)中的美日、美蘇對壘,近到金融危機和互聯網興起。所有大事都會緊密關聯到半導體產業(yè)的魚龍變化。時機,以及積累能夠創(chuàng)造時機的因素,對于半導體來說非常重要。
3、作為在二十世紀能與軍火和航空并列的重要產業(yè),半導體從來不是幾個英雄的游戲。很多情況都是舉國競爭,甚至引發(fā)國際間的合縱連橫與全球產業(yè)鏈洗牌。半導體產業(yè)鏈與國家、企業(yè)、大眾的協(xié)作非常重要,期間也留下了眾多成敗經驗。
這些特性交織下,我們發(fā)現歷史中的經驗和判斷,也是一點點撬動“芯片鐵板”的答案之一。
回到歷史現場
1957年,八個20多歲的年輕人,在硅谷嘹望山查爾斯頓路租了一間小房子。當時這家公司,還沒有拿到來自仙童的投資,羅伯特·諾依斯、戈登·摩爾這些日后被記錄在《世界史》中的名字也還平平無奇。
但也就是八個人和一件破屋子,變成了不久后的仙童半導體,成就了日后“八叛逆”的傳奇和驅動世界前進的硅谷。
當然,我不認為中國面臨的半導體問題,有什么值得和這個故事類比的因素。只是想說,中國的難題總不會比當時的仙童更多。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回到歷史現場,去分析彼時每個人、每家公司的困境,以及他們如何尋找出路。
接下來的系列內容,會從這樣幾個方向去回顧最精密的博弈史:
1、技術破局如何發(fā)生;2、半導體地緣競賽如何推動,社會各界又如何配合;3、殘酷的半導體變革中,企業(yè)的生存戰(zhàn)有哪些經驗;4、中美之間的半導體博弈,有哪些可以互見的過去與未來。
我們希望不預設立場和結論,而是在總結和梳理中與讀者一起總結。最終在系列結束時,我們可以一起回答,半導體突圍需要制造變化、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培養(yǎng)生態(tài)——最終完成有利因素的積累,達成產業(yè)突圍的目標。
我們無意觸碰民族情緒,或者給未來做出能力之外非此即彼的判斷。我們只想探究半導體產業(yè)的在決策和邏輯層面的真相,以此為需要它的人鋪平一點路上的坑洼。
我們想要啟動這個系列的出發(fā)點,依舊是那個基礎認知:大的科技變局,必然是社會各方協(xié)同共力的結果。你在某刻改變了一些想法,也許就是撬動未來科技博弈的振翅蝴蝶。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