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fā)展,AI正在成為連接物理世界、數字世界、人類世界的基礎技術。而作為高度市場化的零售業(yè),AI不斷滲透到零售業(yè)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幫助零售業(yè)提升效率和滿意度。
得益于對AI技術的突破和應用,1月9日,央視財經頻道點贊了京東AI,并著重報道了京東情感智能客服。
目前,京東商城客戶服務中心每天要處理近百萬個客戶咨詢,其中90%的咨詢是由人工智能客服來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情感智能客服系統具備超強的情商,能夠充分感知用戶7種情緒表現,并予以有溫度的反饋。
視頻鏈接:https://v.qq.com/x/page/q0825h4m319.html
京東集團副總裁、AI平臺與研究部負責人周伯文表示,情感智能客服不但說按照京東的客服流程,用技術來回答你的問題,而且會實時感知客戶的情緒,根據客戶情緒的變化產生個性化的回答,定制化的回答,更好地安撫客戶。
例如,當智能客服感受到用戶對當前方案的認可后,還會再次向用戶確認是否還有其他待解決的問題,讓服務更具人情溫度,經智能客服多次真誠確認,用戶滿意度可高達96%。
除了識別用戶的情緒,還能識別用戶對于京東的了解情況。當發(fā)現用戶不熟悉在京東購物的具體情況時,則會給這部分用戶推送“智能客服小課堂”,讓用戶能更全面地了解京東服務。
針對比較復雜,需要多工種協作的問題,智能客服還會自動發(fā)起“智能跟單”,針對不同的問題輸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找到對應的人(如配送員、采購等)聯合解決,并主動將問題處理進展反饋給用戶,直至問題完全處理完成。在此種模式下,智能客服的服務不再囿于對話,解決能力也不再受限于智能客服本身,服務邊界被擴大,同時也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服務鏈條。
目前,京東智能客服已經形成了“智能客服服務矩陣”??梢蕴峁┌爸悄芮楦锌头薄ⅰ吧碳铱头≈恰?、“AI導購助手”、“智能調度天樞”、“智能輔助天工”和“智能分析天象”等多項客服服務,全方位保障客戶良好的消費體驗。
在重大營銷盛典中,京東智能客服的價值則被進一步放大。2018年11.11期間,超1630萬次服務經由智能客服處理,11月11日當天,智能客服就為超300萬消費者提供咨詢服務。
京東智能客服系統依托零售、金融、物流等核心業(yè)務,利用多年積累的海量豐富的大數據,通過遷移學習、反向翻譯、噪聲處理等技術,使其智能客服系統能夠精準識別用戶需求并引入情感分析,為用戶提供了更佳的使用體驗。目前京東智能對話解決方案已經在政府、醫(yī)療、零售、法務、人力資源等領域進行落地應用。2019年,該系統將進一步全面對外開放,最快15天可完成系統接入,降低50%以上成本,解答超過80%的問題,助力產業(yè)實現智能化服務升級。
AI正在重塑零售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當前,基于京東海量精準豐富的大數據基礎和明確的應用場景,在包括智能消費、智能供應、智能物流、金融科技、零售科技在內的多元領域持續(xù)投入,助力行業(yè)升級,引領美好升級。
AI作為京東打造無界零售下商業(yè)基礎設施的核心之一,除了滿足京東主營業(yè)務外,也開始將AI能力整合在NeuHub平臺,連接供給側和需求側。對內全面支持京東各業(yè)務板塊的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對外輸出人工智能產品服務與解決方案,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打造開放共贏的產業(yè)生態(tài)。在去年11.11期間,累計調用量達到148.7億次以上。11.11當天,NeuHub平臺單日調用量最高,達到15.3億次以上。
京東AI還打造了系列人工智能產品。去年幫助浙江德清打造了三款智能產品。包含城市綜合服務機器人、導覽服務機器人、德清智慧門店,落地在世界地理信息大會,讓來自世界各國的友人感受科技中國的魅力。其中,京東AI的拳頭產品城市綜合服務機器人體驗人數近30萬人次,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媒體的關注,并給與高度評價。
不僅如此,京東AI還聯合線下零售企業(yè)探索無界零售。去年9月27日,曲美京東之家北五環(huán)旗艦店的開業(yè),京東聯手曲美家居打造的AI智能導購正式與消費者見面,這是集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語音合成三大AI能力于一體的國內首個會“吟詩作賦”的機器人,并可依據智能識別給進場消費者走心推薦與貼心建議。AI智能導購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而且用更加智慧的營銷方式降低了線下店的成本、提高了運營效率。
央視視頻鏈接:https://v.qq.com/x/page/z08257hkfi9.html
周伯文表示,我們在京東使用人工智能,系統性地、大規(guī)模地、一致性地應用在零售的完整的產業(yè)鏈條上,各個環(huán)節(jié)里面,從新購物的入口到跟用戶的交互、到內容的生成、到客戶服務、到物流,再到供應鏈,我們在用人工智能重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