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2月6日 近日,彭博社知名蘋果記者馬克·古爾曼發(fā)文指出,蘋果在AI、AR等新興領域面臨困境,其產品開發(fā)優(yōu)勢正在減弱。
AI領域落后
在當前科技熱點領域AI方面,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雖在推進,但與三星電子、谷歌以及中國手機廠商的AI產品相比,明顯落后。其底層技術和AI模型也不及OpenAI、谷歌DeepMind和百度等。更令人意外的是,資源相對有限的后起之秀DeepSeek在AI領域已引發(fā)關注,而蘋果卻未能保持領先。
AR領域進展緩慢
在AR領域,蘋果的Vision Pro雖是工程技術上的成就,但并非成功產品。消費者更傾向于輕便的智能眼鏡,而蘋果目前尚未推出相關產品。此前蘋果曾探索開發(fā)智能眼鏡以抗衡Meta和雷朋的產品,但進展緩慢,甚至取消了開發(fā)可與Mac配對的AR眼鏡計劃。其開發(fā)具備AR功能的獨立眼鏡的目標,可能還需三到五年時間。
自動駕駛領域退出
去年,蘋果退出了自動駕駛汽車的競爭,將這一領域讓給了Alphabet和特斯拉等同行。這標志著蘋果在這一新興技術領域的暫時放棄,進一步凸顯了其在新興領域的創(chuàng)新瓶頸。
iPhone升級滯后
蘋果最重要的產品iPhone自2020年以來未進行重大升級,而競爭對手已推出更大膽的設計和新形態(tài),如可折疊手機。蘋果計劃今年晚些時候推出更薄的iPhone,并預計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疊設備,但這一過程相對緩慢。
產品創(chuàng)新與市場風險
蘋果過去也有過產品挫折,如第一代HomePod、PowerMac G4 Cube等商業(yè)失敗案例,以及MobileMe、老款MacBook“蝶式”鍵盤等產品漏洞問題。如今,蘋果面臨的更大風險是難以找到下一個“爆款”產品,這種創(chuàng)新瓶頸可能會對蘋果的市場地位和價值產生影響。
未來機遇與挑戰(zhàn)
盡管面臨困境,但蘋果仍擁有足夠的資源和人才,其產品間的協(xié)同工作能力也為AI平臺改進提供了基礎。蘋果需要重新點燃創(chuàng)新精神,專注于關鍵領域,以在新興領域取得突破,否則其“下一個iPhone時刻”可能會繼續(xù)遙遙無期。
- 美媒名記指責蘋果陷入創(chuàng)新瓶頸:AI、AR與自動駕駛全面落后
- 華為2024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多業(yè)務板塊齊頭并進
- 國內首個省級旅游AI智能體“AI游貴州”發(fā)布,馬蜂窩助力貴州開啟智慧文旅新篇章
- 2024年終盤點 | 華為以“技術為根、實戰(zhàn)為魂”,助力高校,培養(yǎng)千萬數(shù)智人才
- 余承東2025年全員信:通過海量鴻蒙設備,拉動中國電子工業(yè)崛起
- 速通 NVIDIA 專業(yè)顯卡:專業(yè)顯卡有哪些優(yōu)勢?適合什么場景?
- 馬蜂窩跨年出行預測:儀式感必不可少,“跨年煙花”帶動目的地熱度上漲
- 30億元!比亞迪捐資興教推動中國科教進步
- 閉著眼睛寫代碼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 2024世界顯示產業(yè)大會啟幕,4K花園自研“滿天星”獲十大創(chuàng)新應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