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言戲語:
如果零售是一場數據的匹配,那要人干嘛?
歷時三四個月的研究觀察,我們慎重的推出了大零售理念,無論電商也好,實體零售也好,O2O也好,均可適用。我們在模式的爭議上停留太久,但模式越來越模糊,模式之爭已經毫無意義,我們需要的是觸碰商業(yè)本質之后的方法論。
文丨馮華魁
調戲電商認為,未來泛零售領域的大趨勢,應該是大零售。大零售思維是想讓大家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這個變革時代,而不是技術崇拜、互聯網崇拜。
大零售包含四個層面:跨行業(yè)跨業(yè)態(tài)的融合;業(yè)態(tài)融合的指導思想是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境想象力;最后,通過分解和滲透,完成業(yè)態(tài)融合與情境創(chuàng)造。
大零售之一:融合,打敗你的不是同行
已經沒有純種零售了,都在融合
如果我們把眼界放開,就會發(fā)現中國的泛零售生態(tài),尤其是線下,異乎尋常的更加活躍。
這種活躍就是打破界限的業(yè)態(tài)融合。
這種融合,有兩個層面的意思:
一個是多業(yè)融合,制造業(yè)、零售業(yè)、流通業(yè)、媒體業(yè)等等,多業(yè)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制造業(yè)去做零售業(yè)的事情,零售業(yè)做自有品牌,這些年,越來越流行,就連亞馬遜都在做自有品牌的服裝,還有內容電商的一波波熱潮。
多業(yè)融合雖然是老趨勢,但未來依然很有用,比如很多餐飲企業(yè)開發(fā)一些成品半成品,利用自己的渠道去銷售,當然,銷售結果差異很大,但是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盛行,只不過需要變換一下手法,具體細節(jié),我們另文詳述。
你這不是寫泛零售的話題嗎?怎么寫到餐飲行業(yè)去了?
對,這就是第二個融合,超越界限的跨業(yè)態(tài)融合,不同的行業(yè)在利用零售這根線串在了一起。北京一家企業(yè)也在做一個嘗試,在社區(qū)店里面,加入了餐飲元素,量很小,只有三張餐桌,但是,卻借此組了一個社群,業(yè)績與人數多少且不多論,這種靈活的經營模式,就增加了很多頻次的消費接觸。
還有某電商平臺,與酒店合作,把自己的藝術作品放到高檔酒店里,客人要是看中這個作品,可以直接下單。酒店里還有各種各樣的床墊、床上用品等展示銷售,還有各種快閃店鋪的流行,在客流集中的某些場地、某些時間段,快閃店鋪越來越多,商家與場地之間,不再追求天長地久,而是充分協作。
此類跨界合作,還有一個“寶馬撞死魚”的段子,話說一輛寶馬車沖進西湖,撞死一條魚。這條魚做夢也沒想到,它會在水里被車撞死。
所以說,干掉你的不一定是同行,有可能是跨界!
餐飲與便利店的爭奪
目前,跨界最明顯的,可能是便利店與餐飲業(yè)的競爭。調戲電商曾發(fā)布一篇文章《干掉肯德基的,不一定是麥當勞,而是便利店》,談的就是這種融合的現狀。
總部位于費城的連鎖便利店Wawa提供的商品幾乎可以解決顧客一天的飲食需求,從營養(yǎng)豐富的早餐套餐、到中午的漢堡、三明治、湯、面食,下午的沙拉、水果,晚上的夜宵,還有各種零食。在中國,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便利店甚至推出了真正的中式快餐。
美國行業(yè)研究機構NPD Group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便利店已經贏得了10%的美國快餐市場份額。
用一個極致的案例,可以更清楚地還原便利店的截流效果。臺灣是便利店密度全球最高的地區(qū),2300萬人口,便利店數量已突破10000家,每2500個臺灣人就能分配到一家便利店,平均每3個臺灣人,就有1個每天到便利店報到。臺灣人的日常消費基本都能在便利店完成。
事實上,便利店之所以能如此搶餐飲店的生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們能吸引到更廣泛年齡層的消費者。
而且,便利店可以在加油站等各種地方,不像很多連鎖餐飲店等一樣必須選址在繁華的商業(yè)區(qū)。
之所以在餐飲與便利店這個環(huán)節(jié)多說幾句,是因為,幾乎很多實體業(yè)態(tài)的轉變,都靠餐飲業(yè),比如購物中心,連續(xù)四層都是餐飲,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事情,餐飲拯救實體零售業(yè)。
調戲電商需要在這里義正言辭的插播幾句,請不要再說擁有門店的業(yè)態(tài)就是傳統(tǒng)零售,這是一種歧視性表達,而且這種表達已經不具備任何價值了,除了顯示你缺少準確的認知能力。只有傳統(tǒng)的思想,沒有傳統(tǒng)的企業(yè),更何況,傳統(tǒng)一詞到底代表什么?有門店就是傳統(tǒng)?跟互聯網搭邊就不傳統(tǒng)了?這么武斷不科學吧!
書回正題,餐飲拯救實體的原因,不用多說了,已經是常識,而我們卻從這個常識中看到了業(yè)態(tài)融合趨勢,這跟電商無關,這跟線上線下無關,這跟新零售無關,這是經營效率最大化的考量,這是滿足用戶需求和體驗的考量。
需要特別注意,融合,不是線上線下結合的問題,O2O為什么不是趨勢了?很簡單,線上有線上的場景需求,線下有線下的場景需求,線上線下結合有自己的場景需求,他們之間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共同構成了一個泛零售的整體,而且,O2O的份額是最小的,你想啊,誰沒事干總是線上瀏覽線下試穿?那些都是少數需求(線上營銷除外,那不是O2O。)
所以,線上線下互相引流的效果雖然有,但很有限,我們必須忘掉線上線下結合,忘掉O2O的邏輯,忘掉引流思維,才能走出一個新境地,否則,就會出現很多誤解。比如,大家就總是會覺得阿里有流量,幾億用戶,給你這個小店引個流,你的生意還不得火爆死?這些虛妄的結合,既不持久,也不創(chuàng)造價值,只不過是有其他目的的定點灌溉而已,不能夠再造一個零售企業(yè)的競爭力。
有時候想想覺得中國人好可笑,為了一個最小的份額,卻幾乎全民皆兵,大家為什么總是那么容易喪失了對商業(yè)的基本判斷?
必然是有心魔!
而這個心魔,就是我們在序言提到的技術心魔,有此心魔的人思想里有一個固有認知,我技術牛逼后可以干掉你,我能發(fā)大財,我是未來的主宰。只要你心里有這種技術心魔,未來還有無數個新商業(yè)模式等著你去“探索”(掉坑)。
當我們用大零售的視角看待商業(yè)變革的時候,我們看到的趨勢是融合。
這些融合代表了一個最根本的趨勢,那就是業(yè)態(tài)界限模糊,業(yè)態(tài)不是細分了,而是融合成了新物種,原來的業(yè)態(tài)界限模糊了,敵我區(qū)分不再明確了。
當然,也不是敵我區(qū)分一點都不明確,只是不再按行業(yè)劃分敵我,而是按場景劃分,融合帶來的競爭手段發(fā)生了變化,由競品爭奪變成了情境爭奪,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業(yè)態(tài),爭奪的,卻是顧客的同一個消費情境。
大零售之二:
情境創(chuàng)造力,商業(yè)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為什么技術不能拯救KTV的失落?
所謂情境,就是顧客消費某個產品的需求環(huán)境和行為狀態(tài),情境有四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在便利店與餐飲店的競爭中,情境爭奪的時間地點很明顯:臺灣便利店的食品品類齊全,便當或中式快餐在口味、健康、價格、衛(wèi)生上,對不方便做飯的人特別是上班族來說都比較好的折中選擇,遠比漢堡等適合,而且便利店離自己家或公司更近。很多上班族選擇在公司樓下的便利店解決一日三餐還有宵夜。所以,便利店和快餐店成了強大的情境爭奪關系。
當然,在這個案例中,你也可以說是場景爭奪,因為實體店通常都會有空間存在,所以習慣用場景這個詞來表達,但對于線上和營銷來說,情境更能涵蓋心理和精神層面的意思,場景很容易讓人只思考物理空間,但其實真正的爭奪樞紐是顧客的心理空間,我們在后續(xù)文章會繼續(xù)解剖情境創(chuàng)造力的四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你會更理解這一點。
再比如,過去幾年KTV的萎縮,因為手機娛樂更多了,電影院更流行了,KTV的娛樂、社交需求被取代了。
類似的還有百貨業(yè),不是靠技術能拯救的,不是靠線上線下結合能夠拯救的,它要有創(chuàng)造社交、娛樂、學習等情境的能力,或者能夠解決部分人特別的痛點,比如男人的穿衣搭配問題。
大家爭奪的都是顧客的娛樂情境、社交場景,而不只是K歌這件事,這時候,你再去革新技術,改變店鋪環(huán)境,也未必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
就好像KTV推出了新型K歌手段,去包房之前就可以在自己手機里點好歌曲,還有社交分享功能,但是,你用過嗎?線上線下結合的挺好啊,但顯然這種技術創(chuàng)新并沒有挽救KTV,就是因為只有新技術,而沒有建立情境爭奪。
聰明的人,這時候會提出一個問題,KTV的技術創(chuàng)新是圍繞功能的,新零售的技術思路是用大數據挖掘出用戶需求。
的確,大數據挖掘用戶需求,滿足需求,真的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口號,可惜,這個思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用戶有明確需求的情況下,你去挖掘,當然有的挖,比如,買房之后,你肯定需要裝修以及一系列家具家居需求,但在情境爭奪的環(huán)境里,人的需求是被情境激發(fā)的,而不是提前有明確的需求,或者只是有很小的特定需求,你去超市之后,總會多買一些東西,就是這個道理。
這也是為什么調戲電商堅持認為,新零售是一個非常狹窄的方向,線上線下結合與技術,都不是決定零售成敗的關鍵,何況他們門檻太高。
而大零售則不會有太高的門檻,只要有用戶的地方,就有情境,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你只需要想清楚你的產品在什么情境下讓用戶看到的,做好相應的引導,就可以了。
在社區(qū)里,在商場里,在街邊;在微信上,在淘寶上,在電腦里,不同的情境展現時,你要如何爭奪在顧客眼里展現的那一秒鐘,真的只是一秒,過去是秒懂來形容一個人聰明;現在要用秒勾,一秒鐘能夠勾引人吸引住顧客,來形容你聰明,會設計情境。
真正懂行的營銷人在做推廣的時候,也都有一個原則,先渠道后品牌,也就是說先明確在什么渠道對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事情,然后再確定品牌訴求,這樣才會點燃火花。
說到這里,還可以舉一個例子,那就是百度的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因為缺少情境爭奪能力,恐怕越來越喪失存在感。
百度發(fā)展人工智能比較早,投入也很大,也具備搜索的技術優(yōu)勢,但最可惜的是,搜索在移動端的應用情境被瓜分了,購物有京東蘇寧淘寶,知識有各種公眾號或者知乎,社區(qū)有微博和朋友圈,生活服務有美團大眾點評,當然,百度還有糯米和百度外賣,但這兩個也不被李彥宏重視了,所以,百度的人工智能投入雖然很大,但基本是空中樓閣,沒有地基,無人駕駛最強大腦啥的,都不接地氣,離應用情境太遠。
所以,雖然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很好,但是在應用層面,不解決用戶的現實問題,沒有情境爭奪能力,也是白瞎。
用服務能力做情境爭奪
不過,吸引人只是第一步,還不是情境爭奪的全部,大零售更講究服務能力,什么是服務能力呢?
很多人都知道,產品要與服務結合,用戶要的不是化妝品,而是美;用戶吃的不一定是飯喝的不一定是飲料,而是好友相聚的地方,吃喝只是順帶的。
產品要與服務結合,我還聽過一個新故事,有一個顧客去蘇寧買洗衣機,導購介紹了幾款后,顧客說,買個便宜點的就行,什么烘干功能,在北京用不到啊,北京太干燥了,南方有梅雨季節(jié)才需要吧。
但是導購說了一段話,最終讓這個顧客很痛快的買了帶烘干功能的洗衣機。他說啥呢?
其實,北京也需要烘干功能的洗衣機,烘干之后(還可以消毒),可以把衣服直接放到衣柜里了,這樣可以把陽臺的空間空出來,陽臺也好幾平米呢,可以做成書房啥的,你想北京房價多貴,一平米七八萬,但是烘干功能的洗衣機,也就貴了三四千而已,你說這個置換劃算不劃算?
洗衣機跟晾衣架居然是競爭對手,也是醉了,但這就是典型的“寶馬干死魚”。
有人說,這是導購話術啊,跟服務沒關系。其實,這才是服務,量身定制的服務,深度挖掘需求的服務,很多高端家電,在線上賣不動,但是在線下,走的很快,這就是實體門店的服務價值——人工為商品創(chuàng)造更多情境想象力。
這種價值表現之一,就是專業(yè)導購帶來的教育意義。
再舉一個例子,外行人去買空氣凈化器的時候,考慮的都是各種參數、品牌、價格啥的,但是其實這個產品是要分使用場景的,專業(yè)的導購會問你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在臥室,就需要靜音的,晚上噪音大會影響睡眠;在客廳,那就要考慮凈化效率高的,客廳比較大,是主要活動空間。
這些做法不是話術層面的培訓,而是專業(yè)零售的價值,會教育、引導用戶更合適的消費,把產品做出更細分的場景引導。
在實體店里,做一些母嬰課堂,攝影課堂,美味課堂,往往也是期期滿座,這服務增加值帶來的用戶粘性,也是特別高。所以,實體店也能做內容電商的事兒,內容不是電商的專屬,不是互聯網的專屬,不是新媒體的專屬,大零售思維就是一定要打破業(yè)態(tài)界限,實體店完全可以做好內容,而且更有優(yōu)勢。
對于線上的服務能力來說,最近兩年興起的內容電商、網紅直播電商,也都是專業(yè)導購方向的趨勢,所以,線上企業(yè)有非常強的情境爭奪能力。
此外,廣泛討論的消費升級這件事,也都是情境爭奪的事兒,一個消費者用的是iPhone,難道吃的菜就一定是有機的?水果也要有機的?干果也要有特定文化包裝的?
未必吧?!
消費者不是都需要高端或者精神滿足的消費升級,在情境爭奪中,能滿足或者刺激他的購買欲就行了,有些顧客可能就為了某個生鮮店的西瓜,三天兩頭去那個店里,然后莫名其妙買一堆東西。
說到這里,想想看這兩年餐飲業(yè)流行的大單品策略,臭鱖魚、功夫魚、潮汕粥等等,其實也是在用一個具象的東西讓用戶記住此類消費的情境,從而起到不時喚起這種情境的作用,吸引回頭客。
所以,我們覺得,在用戶層面看待的消費升級,很容易給經營者一種誤區(qū),要從各個層面拔高,但,在經營層面,調戲電商認為只要做好情境爭奪就好了,需求是被刺激出來的,不是被滿足的。
把商業(yè)綜合體做成旅游景點
我們在序言中說過,大零售的反義詞是純零售,開店就是賣貨的,這個店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一樣的純零售。我們沒有必要把實體與虛擬對立,而應該把大零售與純零售對立,把用心經營與無心經營對立起來。
大零售的出發(fā)點不會是用技術手段給用戶匹配商品,因為匹配商品這件事還是賣貨思維,大零售會從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角度,創(chuàng)造情境。
比如,把商業(yè)綜合體按照旅游的思路來做,旅游講究游、玩、購物、娛樂、吃喝,購物中心,或者特色小鎮(zhèn),應該都是這個思路。
塑造景點,滿足游的需求,設計游戲,滿足玩的需求,……,這些設計還不能一成不變,需要不斷更迭,不能更迭店鋪,就更迭陳列;不能更迭陳列,就更迭促銷;促銷沒有新意,就更新活動(比賽、見面會、IP落地、快閃店),總之,豐富度,更新度,要成為此類業(yè)態(tài)的指標。
說道這里,我又想嘮幾句,有些觀點認為,實體零售尤其是百貨業(yè)購物中心的最大難題是租賃地產模式,不經營商品,所以零售做不好。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阿里也是互聯網商業(yè)地產啊,人家也不賣貨啊,還不是照樣做的好?
零售商與零售服務商,是不一樣的,但是又都有自己特定的價值,地產運營商憑什么就一定要去經營商品?他們本身就是零售服務商啊,沒有零售服務商(包括渠道、系統(tǒng)、營銷),只有零售商,是做不了大規(guī)模綜合體的。
零售商的互聯網化與零售服務商的互聯網化是不同的概念,未來將會越來越差異化,只不過兩者的關系,將會越來越深化,而不只是收租和分成的關系。
而是要深度協作的流量與品類運營關系。
最該學習的是品類運營能力
很多人覺得阿里零售之所以做的好,是因為有大數據驅動,馬云也提出了技術推動的新零售,但是實體企業(yè)其實真正應該學習的是阿里的運營能力,而不是人工智能大數據。
這種運營能力包括,類目運營,推廣運營,數據運營,理念運營。
而歸結起來,其實就是品類運營產品化。
其實,這些年,唱衰阿里流量枯竭的聲音很多,但是你總會發(fā)現他們在不斷調整,不斷變換運營手法,如果經常去淘寶,你可能不會感覺他們的運營手段的變化,但是,隔一段時間不去,你就會發(fā)現他們又推出了什么新頻道,這個頻道,其實就是一個產品,是為了推薦某一類商品,不只是某一個類目哦,可能是好多個類目,但是是為了解決某一個場景的問題,最簡單的,結婚一條龍服務,裝修一條龍推薦,再升級一點的,什么生活研究所;更高級的可能就是達人體系的建立與運作,也就是內容電商,這些運營手法的意義在于,給用戶提供解決方案,而不是粗暴的賣東西。
這些運營手段才是實體店應該學習的,而不是恐慌他們的新技術,如果說,沃爾瑪時代,是促銷決定勝負,后來是品類戰(zhàn)爭,再后來是選址位置之爭,到了線上是價格戰(zhàn),再后來是物流服務站,那么今天,一定是品類運營戰(zhàn)了。
當然,選品的指導思想,一定是要深挖消費需求,用技術和大數據做輔助,準確性會更高一些。不過,大零售本身就是對消費需求的尊重,融合業(yè)態(tài)就是為了應對需求的變化,情境爭奪,也是刺激需求的方法。如果都不了解需求,那還有什么可爭奪的。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多年來,C2B一直被認為是未來的方向,從需求出發(fā),反向指導生產,這的確聽起來效率很高,但個性化這件事,絕對比工業(yè)化效率更低,這本身就是一件低效率的事情,不可能成為主流。
尤其是馬云說,未來通過大數據可以做到計劃經濟,按需生產,這些口號太蠱惑人心了,忽略了經濟是靠競爭推進的,企業(yè)是靠競爭強大的,人是靠競爭才有存在感的,有競爭,就不會有計劃經濟。
數據和技術都很重要,但未必適合你。就好像拳王阿里說吃蛋白粉對增強體力很有用,幫助他在比賽中獲勝了,那你是不是也以為吃蛋白粉會幫助你在比賽中獲勝呢?不是,是因為阿里首先是拳王,吃蛋白粉對他贏比賽才有用。同樣,新零售只對阿里巴巴有用,因為阿里巴巴首先已經有條件去做這件事情。
所以,阿里的大數據新技術雖然好,但那是人家的“肌肉”,不是你的榜樣,也希望媒體不要動不動就說不做新零售必死,作輿論何必一天到晚在引導恐慌?
沒有創(chuàng)造情境的能力,只是在賣產品而已
當然,技術一定是很好的,但是,想想看,沃爾瑪的零售技術夠不夠先進?衛(wèi)星、物流、供應鏈,樣樣在行,但為什么還是不行呢?在全球都在節(jié)節(jié)敗退。
技術能提高效率,這是共識,沃爾瑪的技術帶來了很大的效率提升,阿里看似是技術厲害,其實背后的運營能力才是根本。所以,沒有人文的技術,效率走不遠,人文是什么?就是情境爭奪,是去研究人的心理和精神,而不是技術。
沒有創(chuàng)造情境的能力,只是在賣產品而已,是純零售,而不是大零售。他們的店鋪還是很多,各種業(yè)態(tài)都有,技術很先進,供應鏈很有優(yōu)勢,但是你不會覺得這是一個有生機的零售企業(yè),業(yè)態(tài)雖然豐富,卻不融合,這就是根本原因。
如果我們再從業(yè)態(tài)進化的角度去看,就更明顯了,購物中心、百貨、大賣場、便利店、專賣店、專營店;線上B2C,C2C,B2B2C,B2B,微店微商,導購站等等,再加上O2O,以及最近兩年興起的小業(yè)態(tài),沒有上百種,也有幾十種,還要再怎么演化下去呢?
所以,從純粹零售的角度去看待業(yè)態(tài)的細分,已經到盡頭,必須從消費需求出發(fā),混搭業(yè)態(tài),打破界限,在所有能攔截到顧客的地方,展開情境爭奪。
大零售之三:分解與滲透
大零售不是大而全,而是分解
為了爭奪消費情境,各種業(yè)態(tài)大規(guī)模的開始了跨越界限的融合,但是,融合不是整合,不是并購,阿里收購了三江購物,并非是大零售行為,只是并購行為,就算打通會員給予被并購企業(yè)大數據的指導,依然不是大零售。
要想融合業(yè)態(tài),爭奪更多的細分情境,不是要把業(yè)務拼湊的很大,而是要把業(yè)務分解到很小。
看起來的確有點不匹配,大零售居然不是說要往大了做,而是要往小了做。
零售行業(yè)都知道的一個事實,便利店社區(qū)業(yè)態(tài),增速非???,而大賣場卻不行了,這就是往小了做的趨勢。
如何分解到小呢?
分解產品、分解渠道、分解價格、分解推廣、分解服務、分解時間地點人物故事。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4P嗎?4P是分析品牌制造方的理論體系,怎么也用到泛零售領域了?零售講究的是選址、坪效、陳列啊。
其實,你有沒有覺得?零售也越來越注重品牌塑造了,他們和制造型品牌,越來越面臨同樣的問題,開頭不是說了嘛,多業(yè)融合,最后要殊途同歸的。
分解產品,讓商品MINI化,正變得越來越流行,明明是消費升級,在產品層面,卻是在做減法,這種減法無處不在:
以前大家都是買一顆白菜,但現在,可能是搭配之后的半成品更受歡迎;
以前視頻長度大多是在十幾分鐘,這樣才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現在,往往就是一分鐘,甚至十幾秒;
調戲電商曾有專門的文章,探討過這個話題,為什么mini化會流行?大家可以去看看。
分解理論對于品牌商和零售商的運作手法不一樣,但思路是一樣的。對于品牌方來說,分解產品可能是思考產品做大還是做小,但對零售商來說,分解的可能是需求與空間的匹配,提供的是品類解決方案。
比如分解出嬰童經濟、快樂經濟、美麗經濟、潮品經濟等等主題性需求,讓用戶有哪一類需求的時候,就想到你。
這樣分解的目的,其實是讓你的運營更有靈魂,越細分你越會發(fā)現需求更明確,服務更無止境,可以做的話題越多。
分解不僅僅是因為碎片化需求,更多的是情境細分的需要,同時,也在降低顧客的體驗門檻。
當然,分解也不全是往小了做,分解的是產品的應用場景,有的應用場景可能需要更大的產品。
很多做內容電商的,之所以做失敗,就是因為想把全鏈條搞定,沒有分解出自己的優(yōu)勢。
行業(yè)不同,產品不同,應用場景不同,分解方法也不一樣,如果再配合分解渠道、分解價格、分解推廣、分解服務,那簡直是一部《大零售字典》了,限于篇幅,就不多說了。
一切皆零售,到處去滲透
分解的意義,不僅僅要滿足需求,更在于滲透:一切皆零售,到處去滲透,對用戶需求的靈敏感應與反饋,是終極思路。
大零售就是要講究滲透度,未來不是電商將消失,而是電商將無處不在,就跟空氣水一樣,是基礎設施。
只不過,不是純電商的存在形態(tài),而是大零售的存在形態(tài),現在,只要有流量有入口有資源,無不想著變現,變現的途徑,就是賣東西,就算微信上有10個好友,都會去做微商,一切皆零售,到處去滲透,不只是一句口號,是人性的需求。
過去的滲透是渠道滲透,開門店開到鄉(xiāng)鎮(zhèn)村,講究的是渠道服務能力,比如可口可樂的渠道管理,影響了中國一代營銷人。
現在的滲透,光靠開小店還不行,現在的滲透講究圈層滲透,快手都四億用戶了,但一線大城市幾乎沒聽說過,這代表了中國城鄉(xiāng)兩級分化;還有年齡分化,興趣分化,性別分化,追星分化,收入分化,中國14億人口,能被分化成幾億個部落,這種精神文化層面的圈層,靠開實體店是不可能影響到的,所以,必須講究滲透能力了。
調戲電商為什么要分解出“大零售、品牌家、消費家、電商診斷”等欄目,我們也是在分解自己的內容,形成產品化運作。
需要說明的是,分解考驗的是洞察力,滲透考驗的是執(zhí)行力,洞察力解決賣什么,執(zhí)行力解決在哪里賣。
最后的話
之所以要總結出大零售戰(zhàn)略,一方面是因為新一次零售革命正在推進,另一方面是看到大家對新零售的濫用,爭議太多了。
先說新零售革命,有的人說是第三次零售革命,第一次是商超購物中心等標準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第二次亞馬遜等電商引起的業(yè)態(tài)沖擊;這一次是消費主權觸發(fā)的。
也有人認為這是以快樂消費為主導的第四次消費革命,國內普遍的提法是消費升級,如此看來,全球都達成了共識,這一波的零售革命,是從消費需求開始的,而不是技術驅動,也不是渠道革命,更不是供給側改革。
這三者的紅利已經快消失殆盡了,你很少會因為網上的便宜,就會多下單了,也很少因為某種更先進的展示手段而下單,你下單的真正原因更多就是,哎呀,原來還有這個東西能讓我更快樂。
對于第二種,濫用新零售,那些只要做線上線下的,都叫新零售,而線上零售,則處在輿論下方,哪怕人家做的挺好的;還有一些實體企業(yè),在奔赴新零售方向的時候,更多的向技術去靠近,陷在工具里無法自拔;很多巨頭也提出了智慧零售的概念,可惜也是技術派,技術神話論,是互聯網神話論的變異體。
很多企業(yè)在新零售里走火入魔,就是因為舍本逐末,太在意形式的東西,新設備新系統(tǒng)新平臺到底要用來干嘛?滿足用戶什么需求?是否具備商業(yè)價值?未必很清晰。
只是外界都在說,未來是技術的天下,最牛B的企業(yè),都是有核心技術的,技術是未來的決勝關鍵,人工智能才是未來,還有馬云經常說,沒有新技術支撐的零售業(yè),必死!
技術是拿來用的,不是來嚇唬人的;互聯網是拿來用的,不是來忽悠人的。
但是,發(fā)展的恐慌,轉型的陣痛,還是讓人很快陷入工具迷信論,中國的電商長期在非左即右你死我活的輿論環(huán)境下,帶來的是整個社會的資源浪費。
我們期待通過大零售思維,能夠打破這種迷信,找到自己的業(yè)務自信:實體店,沒有大數據,只要有好的選品和服務能力,只需要有簡單的技術支撐,照樣活得好;純電商要是有服務能力,有場景爭奪能力,照樣不會死,只要你是大零售思維去經營自己的企業(yè),有沒有技術,有沒有線上線下結合,有沒有物流,都可以過得好,當然,如果能有技術研發(fā),有線上線下融合,有非常好的物流倉儲系統(tǒng)支撐,可以過得更好。
但是,如果你要是想做行業(yè)巨頭,那另當別論,技術一定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前端、后端、中端,都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但是,前提,一定是在大零售思維下,技術才有威力,否則必入誤區(qū)。
本文并沒有談更多供應鏈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不是文章能談明白的,這是真刀真槍做起來的,何況行業(yè)不同,做法不同,可能需要人脈,可能需要資本,可能需要一個一個流程摳細節(jié),這個就需要時間,有的需要整合資源,很多導購站整合資源也是供應鏈能力。
沒有供應鏈,談零售,就好像小學還沒畢業(yè),就要寫調戲電商的文章——那得多大天分啊!
融合、情境、分解、滲透,是大零售八字方針,也是泛零售企業(yè)們懟巨頭、迎風口、安身立命必備良方,望各位聽之,用之,必立于不敗之地。
后記
具備了大零售視野,再去看世界上所有的零售以及零售服務企業(yè),都可以看得更清晰,比如阿里的業(yè)態(tài)融合,做的就不好;蘇寧的融合做的很好了,但滲透率就差一點;萬達電商偏重于流量運營而不是品類運營的情境爭奪。
那么大零售視野下如何看待內容電商?如何看待網紅直播?如何看待微商?如何看待便利店等小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
從品牌方的角度,如何用好大零售?如何避開轉型陷阱?如何把大零售與B2B更好的集合?各個行業(yè)又要如何用大零售戰(zhàn)略?
情境爭奪中,如何用好時間地點人物故事四個要素?如何分解如何滲透?
為了更好的交流大零售思維,也為了防止大家在大零售里走火入魔,我們決定建立調戲電商的讀者群——躲坑聯盟,此聯盟將共同分享、誡勉那些在大零售里趟過的坑。
此外,做讀者群的目的還有兩個:
第一,我們在收集大零售案例,將來出一本《大零售思維》的書,你有可能是其中的主角之一;
第二,我們期待找到有共同理念的人,無論你是投資人、泛零售從業(yè)者、技術大拿,我們都歡迎,說不定將來能干點啥大事;
掃描群二維碼,先入群再篩選,若不能掃描進群,請加微信號:tiaoxids。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