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下半年,成立一年時間的谷歌公司正式啟用google網站,同年底在美國闖蕩多年的李彥宏回到中國創(chuàng)辦百度公司,把谷歌作為競爭對手和學習對象。兩家公司成立時間接近,而且同樣靠搜索引擎起家,但如今二者的市值卻相差數百倍,百度跟谷歌相比究竟差在哪兒了?
不妨從一件小事說起。2002年,《連線》雜志主編凱文·凱利在一次聚會上遇到谷歌的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當時谷歌還是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凱文·凱利向后者表達了自己的困惑:“搜索公司已經有很多了,谷歌為什么還要做免費的網絡搜索。”拉里·佩奇的回答出乎了他的意料:“其實我們是在做人工智能。”
從一開始,谷歌就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谷歌做搜索是為了訓練人工智能,而百度做搜索就是為了做搜索。這就是谷歌和百度的最大區(qū)別。凱文·凱利與拉里·佩奇那場談話過去十年后,2012年百度才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開始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研究工作。
直到幾年后人工智能的浪潮在全世界再次掀起時,后知后覺的百度才開始將人工智能作為一項全新戰(zhàn)略對外宣講。2014年原谷歌大腦項目負責人吳恩達博士加入之后,百度才開始試圖為自己貼上“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標簽。從2017年開始,李彥宏開始不厭其煩地向公眾強調:未來百度不是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而是人工智能公司。
有趣的是,在從互聯(lián)網公司向人工智能公司這一重大的戰(zhàn)略轉型發(fā)生之前,百度曾破釜沉舟似的將賬上大筆資金投入到O2O業(yè)務上,并對外聲稱要“用O2O再造新百度”。結果O2O并沒有造出新百度,卻讓陷入身份焦慮的百度開始了再一次的豪賭——All in AI。
直到此時,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和谷歌兩家公司才開始被外界作為彼此的參照物相提并論。這對百度而言,真不知是幸事還是悲哀。
很難說人工智能會將百度這家公司帶向輝煌還是深淵,一方面作為一項核心戰(zhàn)略,它的制定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一定程度上帶有“見風使舵”的成分,百度在戰(zhàn)略定位上未來會不會再次出現搖擺?誰知道呢;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是個投入更大、回報周期更長的業(yè)務,百度能否耐得住漫長的寂寞,眼睜睜看著搜索業(yè)務為人工智能業(yè)務“輸血”?也很難說。
與百度相比,盡管谷歌在人工智能業(yè)務布局上的投入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谷歌的現金流不只有搜索業(yè)務,在移動操作系統(tǒng)、在線視頻、云服務、智能家居等領域,谷歌在全球市場都占據著不小的市場份額。正是來自這些業(yè)務的收入,幫助谷歌在過去十年中完成了對十余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公司的投資收購。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眼下百度正急切地想要將現有人工智能技術成果轉化為商業(yè)產品,比如智能音箱、智能耳機、無人駕駛汽車等等。百度期望外界看到自己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成果,更希望向公眾證明自己擁有讓技術成果變現的能力。
但對百度而言,最令人沮喪的事情莫過于,它的競爭對手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早已無需向外界證明什么。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算力荒緩解,自主化智算還有必要嗎?
- 波司登千元鵝絨褲僅3克鵝絨,警惕被“國貨品牌”割韭菜
- 中國電車進入10萬級時代,2025年決生死,但日本車先頂不住了
- 中國存儲芯片大舉圍剿美日韓芯片,外媒確認在技術上進一步突破
- 谷歌成為手機市場的殺手,國產手機或被迫擁護國產操作系統(tǒng)
- 折疊屏2024的新東西、好東西、舊東西
- 董明珠與小米的二次戰(zhàn)爭
- 芯片不賣中國,美芯無處賣了,本來不要的市場偷偷地賣,后悔莫及
- 僅售999元 月底開售 閃極打響AI眼鏡量產發(fā)令槍
- 蘿卜快跑走紅、滴滴加碼,中國Robotaxi大戰(zhàn)升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