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昨日,偶從朋友口中獲得DSD數據集團執(zhí)行董事董海濤在朋友圈中對賈躍亭的評價長文深感意外,從一個技術、運營的專業(yè)人士眼中,朋友表示,讀完后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賈躍亭。本文為朋友圈長文整理文字,與朋友們一同分享討論。
作者,董海濤中國第一個新能源智能汽車運營商、中國武漢市汽車辦公室駐硅谷首席代表(DSD數據集團執(zhí)行董事)
以下為董海濤朋友圈長文整理:
我與賈并沒有什么交集,他在洛杉磯造車,風生水起,我在硅谷與特斯拉苦戀了3年,也因此與武漢市汽車專家,工信部新能源智能汽車專家,硅谷新能源方面專家經常請教與切磋。這個大人物,我一直是高山仰止,最近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通過長江同學得從與賈以同學之情在LA一敘,看到他造得車,與1000個來自全球的團隊,放開所有的輿論與資本,政治。我這個和特斯拉巨人打了3年交道的小人物直覺來講,賈的技術路線是"對"的,如果他能度過這100天,一定是條龍!
為什么?
第一,新能源智能汽車造的是五年之后的汽車,FF汽車正是未來市場需要的那個。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各級政府支持下,現狀是"小,散,亂",多是沖著政府補貼去的。在汽車產品領域,乘客要的是體驗,汽車大眾認知必有須從"高"向下切;而且智能汽車更是如此,二年硬件一迭代,三月一數據一迭代,必須要以5年之后的眼光來看今天的車,才是最經濟智慧的。
未來的汽車是什么樣子的?政府,專家與我們都講了不算,是今天20歲的孩子們說了算,因為在5年之后他們是社會消費主力軍,他們的生活出行主角是什么?"夢幻,黑科,體驗"一定是他她們所愛。
這里這一點上,只有賈同學的FF做到了,也是專業(yè)術語"正向開發(fā)的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車【Sensor】"。
第二,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投入以百億美元為起點,老賈的投入有價值。
這里要比較的是"特斯拉TESLA","LC","FF",其實這三個都是當代新能源智能汽車的里程碑,伊隆馬斯克歷經10年,LC繼續(xù)迭代,FF繼續(xù)攀登,人類技術的進步從來不是一個人。
硅谷芯片的摩爾定律歷經半個世紀,底特律的福特汽車的T模式到今天,已經快100年,FF這個新物種,一開始就站在與TESLA同一個擂臺上比肩世界,這個競爭激烈與強度,以及要扔在水里的錢,是無法預料的。
我們做了預算,這是一個100億美元開始的游戲,伊隆馬拉克把TESLA整到600億美元,還未贏利,賈同學在車上扔了近10億美元,易到及運營上扔了近5億美元,如果以這15億美元的投入與產出講,前期投車與運營中心都是對的,現在要做的是加大投資強度到30億美元與50億美元而己。
看看孫正義加注Uber與DD就知道原因,他是1000億美元整向"出行"池塘里扔,正如當年把雅虎全賭上押寶"阿里巴巴"一樣,再重火力押注"出行"這個"人工智能產業(yè)"標志性生態(tài)系統。不過,這也是一個殘酷的市場,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老孫把阿里押上賭"出行",按這個態(tài)勢,再過5年軟銀超過萬億美元,僅僅是時間問題。甚至有可能再過三年市場白熱化時,老孫在戰(zhàn)埸上打紅了眼,為了搶"出行"的"上甘嶺",把阿里如當年雅虎一樣白送給我們。這也是我們基金一開始就從100億美元開始的原因。
現實中,大家都知道"上甘嶺"出現的是連排,打得卻是集團軍,中美之間的力量。所以,國人與媒體千萬別向前方打仗的士兵潑大糞,在美國每行一步都要錢,每一個蘋果,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你們可能并不知道的是,為了能招待全球頂級工程師,弄了會所,是為了外交,大家在美國風光照片之后往往是席地而臥床墊與地氈、連續(xù)奔襲的經濟倉。僅僅只是給1000個世界頂級工程師發(fā)工資,1個月多少?4年又要多少?
賈躍亭造車的現狀就像沙坑救球
今天朋友請我開會,因為早到2小時,就去小打了幾個洞的球,我的1號木一直開得好,一球就開到果嶺邊上沙坑里。
其實現在賈同學FF也何嘗不是如此?能一桿到果嶺邊沙坑,足見實力與功夫,上果嶺與落沙坑往往僅僅是一瞬間。而另一方面,從沙坑里如何救球?是需要一號木嗎?老賈要救球現在需要的是大錢嗎,力量嗎?重要人物嗎?非也。這是現在賈同學最易犯的錯誤,大人物這時如一號木樣,使不上勁,這時要用P桿,要用巧勁,連沙子一起鏟起。用好P桿,一桿進洞,也是有可能的。這就是目前賈同學的狀態(tài)。
是準備下注,準備鼓掌,還是持續(xù)吹口哨,這是每一個人的選擇與權力。鄧大人三起三落,喬布斯失敗者王子歸來,伊隆馬斯克在最困難時,是彼特蒂爾-死對頭,給了5000萬美元續(xù)命。前天在紹約中國銀行美國分行對面的廣埸看到"尼古拉,特斯拉"晚年喂鴿子的地方,我們今天奉為精神領袖的他,當時給JP摩根連續(xù)寫50封信,希望JP摩根繼續(xù)支持研發(fā),也沒有回應,只好把改變人類的創(chuàng)意變成鴿子的食物去見上帝,人類有時就是這樣的不完美。
"FF"已經在麥克峰賽季上跑贏了"特斯拉 TESLA",這個可以說是中國產業(yè)與汽車界登上珠峰的好消息,但卻沒能在國內獲得點贊,反而是讓這個“登上珠峰”的創(chuàng)始人被造謠欠債跑路了的消息。我一直冷眼旁觀,這一定是媒體病了。當年狼先生一篇文章把德隆整沒了,格林科爾弄丟了,如果德隆到今天,僅僅是匯源果汁一家就過百億。
當我們在紐約911廣埸與福特總部看到福特展示100年來汽車過來與未來發(fā)展趨勢時,你會發(fā)現我們現在發(fā)生僅僅是"行者"革命的開始!亨利福特講"人們往往需要的是一匹最快的馬,而我們造的是車。"同樣,未來"人們以為車可以無人駕駛。而我們創(chuàng)造的卻是一個[孫行者]。"從亨利福特這個創(chuàng)新的邏輯上講,FF把自己定義成為"新物種"又押對了。
講真話需的勇氣,當來到世界最強的人工智能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CMU得到的第一份禮物是"在學生宿舍洗衣房,找一件自己合適的衣服,花的幾塊錢洗凈再穿上時。"我們已經洗凈虛榮與鉛華,我們愿意與真理,正直,邏輯,正義,同理心,愛與支持同在。因為我們也在創(chuàng)業(yè)!"
記得滑雪時曾玉把我?guī)У礁呒壍?,對著?0度的雪道對我講"你與高手一起,你就成為高手。與高手一起就有恐懼,【有恐懼,向前看!】"這些心法,一直激勵我,從獨自一個來到硅谷,從車也不會開,路也不會認開始,到與特斯拉TESLA董事會成員成為哥們朋友,與谷歌的的核心成為合伙人,被"二彈一星"功勛收為弟子,一直到被卡耐基梅隆大學神經元與計算科學教授認可,都是一個又一個陌生人的人在幫助我們成長與前行,賈同學又何嘗不是和我們一樣在用孩子般純真的感情在探索世界,探索未來,這次在中央車站遇到一個朋友把我?guī)У浇烫茫_始虔誠去聽:"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子,我們都是孩子,我們都是不完美的,造物主一直都在那里,看著我們,給予我們無逾能比的成功,這是一個完整,清晰的光環(huán),我們只要走進去,走進去。"上帝為了與人溝通派來了耶酥,精神,人類的每一次精神的進步,卻與災難同行,鋼鐵的發(fā)展歷史中,還發(fā)生了槍戰(zhàn)。對于智能汽車與出行,它將與即將引爆的社會革命與技術革命,還在大海深處涌動。一旦浮出海面,其摧枯拉朽,波瀾壯闊,改天換地之勢,一定超出吾輩認知!當我們站在汽車森林里時,我們才會變成鳳凰,飛向藍天。
————————————————————————————————————
【筆者感受】
所謂隔山如隔行。一直以來,大多數的國人無論對特斯拉,還是賈躍亭的FF是非褒貶,可以說都只是吃瓜吐槽的成分會更多一些。今天看到董海濤先生的評價后,突然感覺或許對于賈躍亭以及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發(fā)展,我們這些圈外人需要意識到的幾個重要信息。
首先,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yè),資本固然重要,但對于汽車創(chuàng)業(yè)者而言,占領技術的“上甘嶺”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在今天占領未來五年的技術上甘嶺。與此前賈躍亭傳統印象中的PPT藍圖模式不一樣,汽車技術就是實打實的Yes OR No。而作為在新能源智能汽車中經營多年的董先生給出的“100天后就是一條龍”的評價,已經可以看出李想之前提出樂視擁有全球TOP5整車技術的評價已經是實錘。
其次,在新能源智能汽車這個市場爭奪戰(zhàn)中,100億美元只是起步價,而賈躍亭投入的10億美元資本已經是以小搏大。國人、甚至是一些喜歡評論的媒體、自媒體更多不懂的花錢細節(jié)太多,而不僅僅只是憑著只字片語就可以推斷出來的。但100億美元的投入,或許換來的將是10倍、100倍的回報。董先生用軟銀孫正義的投入作為案例,事實上,何止是孫正義,現在可見的李嘉誠、巴菲特都已經投入到未來10年的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中。
第三,賈躍亭想要從沙坑中出來,要的不是名人和大人物,而是巧勁兒。這里董先生雖然沒有說明賈躍亭需要什么,但我們依然可以大膽推測,賈躍亭需要的是一群實干家,真正能夠把量產生產鏈推動起來的人。這或許也是未來FF100天要面臨的最大的挑戰(zhàn)。
100天,對于賈躍亭是龍與魚的分界點,100天同樣也是2017年與2018年的分界點,這也是賈躍亭曾在6月時表示樂視汽車將在迎來新一輪融資的關鍵時間。這一次,手里有真技術、真產品,兜里真的又有了錢的賈躍亭或許能夠帶來一些驚喜。
- AMD數據中心工廠出售風波:臺企成潛在買家,40億美元交易引關注
- 小米新旗艦:小米15 Ultra與SU7 Ultra,挑戰(zhàn)高端市場,重塑小米未來
- 電商平臺轉型:阿里京東如何從“好學生”變身“全能學霸”?
- 騰訊“逆襲之戰(zhàn)”:從巨頭到創(chuàng)新者的轉型之路
- 騰訊翻譯君宣布停運:用戶數據將清零,重拾信任新起點
- 喬布斯70歲誕辰:蘋果CEO庫克緬懷恩師,談突破界限創(chuàng)造未來,不忘初心
- 特斯拉CEO馬斯克回應收購傳聞:工廠比產品更重要,你贊同嗎?
- 2025年新能源車崛起:中國銷量將破億五,燃油車時代終結
- 馬斯克新要求:美國公務員每周寫周報 不寫就離職?你怎么看?
- 阿里云大手筆布局未來,3800億投入云和AI,引領行業(yè)新紀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