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使用者違法情況頻頻發(fā)生,但無奈的是,由于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并不是車輛所有人,扣車并不能對違法者形成壓力。甚至部分共享單車使用者出現交通違法情況之后,直接留下單車揚長而去,導致交警很難直接執(zhí)法。
而目前部分城市交管部門嘗試通過和共享單車平臺“交換信息”傳遞執(zhí)法,卻又面對最終處罰量刑標準、各家信用值考核不同,造成處罰參差不齊的情況。共享經濟在一路狂飆瘋狂發(fā)展后,暴露出越來越多法律、信用等方面的問題。如何界定違法處罰標準,或者誰該具有處罰量刑權等,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共享的使用,難分的信用
如今,共享單車的熱潮已經席卷全國。遍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共享單車,成為了N道色彩絢麗的“彩虹”。從其本質上看,共享單車的出現就是為了能夠讓大眾通過共享的方式去騎行,達到短途出行的目的。而為了能夠擴大共享范圍,共享單車除了押金之外,也在大面積接入信用體系——很多共享單車能夠通過芝麻信用分免押金使用。
但在騎行共享單車途中,使用者出現逆行、闖紅燈等違法現象之后,卻很難受到處罰。如果是使用者自己的車,交警還會通過扣留等方式強制執(zhí)法。但共享單車只屬于共享平臺,使用者毫不在乎,揚長而去的大有人在。原本免押金的信用體系到了這時,就沒有了意義。
如何將信用“分解”,成為共享單車企業(yè)、交管部門都依從的體系,并給出相應的處罰,成為遏制部分共享單車使用者抗拒執(zhí)法的重要舉措。但信用體系建立的困難、難以分開評價的缺點等,使得構建一個適用于共享經濟,且人人信服的信用體系變得非常困難,進而導致處罰量刑權的歸屬出現疑問。
缺乏第三方的標準,各自為營出現新問題
近日,南京交管部門與8家共享單車企業(yè)建立信息共享“黑名單”機制,定期與各共享單車企業(yè)進行數據信息交換。對于共享單車使用者出現交通違法,拒絕接受交警處罰時,交警將車號提供給共享單車企業(yè),企業(yè)根據使用者的注冊信息,將該車最后一名使用者反饋至交警作為處罰依據。
根據違法當事人的用戶信息,各共享單車企業(yè)扣除違法當事人的信用值,增加其使用共享單車的成本,甚至取消其使用共享單車的資格。而且交通違法失信人員數據為共享單車全行業(yè)共享數據,各品牌共享單車平臺均對其停止注冊、使用。最終,這些人員在交警各窗口車駕管業(yè)務都將暫停辦理,同時還將納入市民征信系統。
也就是說,一旦共享單車使用者出現違法問題,且拒不服從處罰,將有一大波后續(xù)處罰降臨到身上。但因為目前缺乏第三方標準,導致共享單車平臺各自為營,出現了處罰標準不一的情況。以摩拜為例,初始信用分為100分,出現上述情況,使用者信用分將被扣除50分。當信用分低于80分時,單價將從1元/半小時提高到100元/半小時,當信用分降至0時,該用戶賬號將被永久凍結。而ofo小黃車則各家無情:使用者信用分將直接被扣至0分,同時賬戶暫停使用。
除了共享單車平臺各自為戰(zhàn),交管部門的處罰程度也有待商榷。共享單車使用者出現違法情況卻又拒不接受處罰后,其在交警各窗口車駕管業(yè)務都將暫停辦理。也就是說,新車入戶、過戶、轉戶,車輛年審、駕駛證辦理/年審等業(yè)務都將被停辦。甚至還要納入市民征信系統,在信用卡、住房貸款、其他貸款、為他人擔保信息、欠稅記錄、民事判決記錄、強制執(zhí)行記錄、行政處罰記錄等方面都有影響。
如果說共享單車平臺嚴苛的處罰手段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還情有可原,但最起碼得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不是想怎么辦就怎么辦。至于交管部門更加嚴厲,甚至影響到長遠的未來生活,其實也很好理解。可能是為了保障執(zhí)法的嚴肅性,不過看起來還是有些處罰過當。
野蠻生長后,是否該到整頓的時刻了
共享單車在短短的時間就實現了席卷全國、瘋狂融資的態(tài)勢,但正是因為靠的是野蠻生長,因此帶來很多“后遺癥”。除了單車被毀事件屢屢上演之外,各種騎行單車違法,甚至拒絕執(zhí)法的事件也接連出現。而為了能夠阻止此類事件發(fā)生,共享單車和交管部門都給出了重拳。
只是倉促出臺的這些處罰手段,看起來有失偏頗。純粹地是以高壓做法,讓大眾產生“懼怕”心理。讓人產生疑問的是,不能騎乘共享單車、影響車駕管業(yè)務辦理、甚至是影響最大的納入征信系統等處罰手段,是根據怎樣的法律法規(guī)設立的?又是否已經被大眾所普遍知曉?如果部分使用者并不知道后果的嚴重性,卻面對如此嚴重的處罰,是不是有些矯枉過正?
當然,無論如何,共享單車乃至其他共享經濟項目都到了該整頓的時刻。畢竟作為深刻改變大眾生活方式的共享經濟,該有相應的后續(xù)監(jiān)管、處罰手段。但一定要做好處罰標準的制定、后果的宣傳教育等,才能真正讓其被大眾所接納。(科技新發(fā)現 康斯坦丁/文)微信:khxx-wk
科技新發(fā)現官方微信公眾號:kejxfx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