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玩車,富玩表,傻瓜比手機,二X拼電腦...在PC、服務器市場深耕多年的Intel要改玩無人駕駛汽車了。
日前Intel宣布與Mobileye、Delphi達成合作,將為后者提供基于酷睿i7處理器的開發(fā)平臺。
在本月中期舉行的洛杉磯汽車展上,Intel CEO科贊奇還宣布未來兩年內將投資2.5億美元支持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研發(fā)。
據悉Intel已成立新部門“無人駕駛集團”(ADG),還將與多家汽車廠商合作,包括寶馬、戴姆勒、通用等。
繼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無人機之后,Intel又瞄準了一個炙手可熱的領域,它能否取得成功呢?
智能手機:上百億刀打水漂
今年Q1可以說是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個分水嶺——蘋果、小米出貨量下降,Intel退出移動處理器市場。
過去幾年Intel為打入移動市場不惜巨額補貼華碩等終端廠商,但移動部門單季虧損就有10億美元左右,長此以往誰也扛不住。
4月底Intel公布了新戰(zhàn)略,重點放在了未來的5G市場,遲遲未能推出的4G SoFIA處理器也被砍掉了。
當然Intel也沒有完全放棄手機市場,XMM 7360 LTE基帶就拿到了iPhone 7約30-40%的訂單。
即便如此,Intel最終還是錯過了3G/4G手機這波熱潮——自家的全網通基帶勉強還能續(xù)一秒。
可穿戴設備:出師未捷身先死
智能手機之后,可穿戴設備被視為藍海市場,蘋果、小米、微軟等公司紛紛入局,Intel也試圖分羹。
2014年Intel收購了智能手表公司Basis,還與泰格豪雅等豪華手表展開了合作,去年CES又展示了針對可穿戴設備的Curie(焦耳)模塊...
不過隨著Apple Watch出貨量下滑、Fibit股價暴跌、Intel自家的Basis手表曝出發(fā)熱問題(ARM Soc背鍋),外界不像以前那么看好可穿戴設備了。
此前有消息稱Intel將退出可穿戴設備市場,不過公司隨后通過郵件予以了否認,表示“幾個產品正在進行中,Intel將把可穿戴技術優(yōu)先推出視為重點來抓”。
Apple Watch Series 2只是進行了小幅升級,Microsoft Band 3還沒有任何消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Intel智能手表將何去何從?
無人機:Aero挑戰(zhàn)領頭羊DJI
除了可穿戴設備,Intel還盯上了無人機市場——先是投資了Yuneec公司,又推出了Aero無人機。
Aero無人機搭載開源Yocto Linux系統(tǒng),拍照用的是Intel RealSense攝像頭,地圖服務和DJI大疆一樣基于AirMap SDK。
核心則是Intel Aero開發(fā)套件,包括Atom X7-Z8750處理器、32GB eMMC存儲、802.11ac無線網卡等,單獨售價399美元。
目前Aero無人機已經開始接受預定,預計將于12月發(fā)貨,有分析稱會走平民路線,價格可能不會超過1000美元。
Intel意圖出售Aero無人機開發(fā)套件——相比DJI大疆(Pantom 4 Pro起價9999元)的確有一定優(yōu)勢,但合作伙伴會買單嗎?
無人駕駛:競爭對手一擲千金
最近科半導體行業(yè)發(fā)生了兩起并購案例——10月底高通豪擲470億美元吞并NXP,半個月后三星花費80億美元收購哈曼國際。
NXP的主營業(yè)務是車載電子、嵌入式芯片(如iPhone使用的NFC);哈曼國際則是領先的汽車互聯方案提供商,囊括嵌入式系統(tǒng)、車載信息等。
高通和三星都在布局未來的物聯網(車聯網)市場,Intel再不行動可能會被兩家完全超越——目前仍然是全球半導體公司No.1。
相比Google、Uber、蘋果、百度等紛紛開發(fā)無人駕駛汽車軟件,Intel、三星、高通等更看重硬件平臺,這也是它們擅長的。
Intel能與Mobileye達成合作,還要“感謝”特斯拉過度宣傳Autopilot輔助駕駛功能(發(fā)生死亡事故)導致兩家分道揚鑣。
轉型困境:IoT物聯網尚在襁褓中
有分析稱無人駕駛汽車最快要等到2020年才能普及,預計短期內都不會對巨頭們的營收產生影響。
Intel將為無人駕駛汽車提供高性能處理器、RealSense攝像頭、5G網絡等,類似Aero無人機開發(fā)套件。
據悉Intel的無人駕駛汽車開發(fā)平臺將會在明年CES大會上亮相,何時展開道路測試還不確定。
財報顯示Intel第三季度IoT物聯網部門營收6.89億美元,漲幅是最高的,但是相比CCG客戶端部門89億美元、DCG數據中心部門45億美元就差遠了。
而普通消費者最關心的是,三星、高通都要上馬10nm工藝了,Intel的14nm工藝還要戰(zhàn)3年...什么時候不再擠牙膏呢?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