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掌門教育們的在線教育直播授課老師,“被一張布困住了”
文 |Shellie
來源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說是工作自由,其實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被這張背景布困住了,就像被封印在了這張布前面?!?/p>
從今年2月開始到現(xiàn)在,一直居家辦公的某知名思維在線教育劉老師說,她真的忍無可忍了。
一、在線教育跑得好快,直播的老師們卻還在原地踏步
以往的當年一季度,一般是教育機構的傳統(tǒng)淡季,但今年由于學生不能上課,線上學習的需求大大增加了。
5月26日,美股上市公司51Talk(NYSE:COE)發(fā)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務業(yè)績報告。財報顯示,51Talk第一季度凈營收4.871億元,同比增長52.2%,連續(xù)兩個季度實現(xiàn)規(guī)模盈利。
事實上,在3個月以前,51Talk的2019年度Q4財報分享會上,這家真人直播類在線教育企業(yè)剛剛宣布,實現(xiàn)成立9年以來首次整體盈利,5月底該公司再一次將凈利潤擴大至5080萬元。
無獨有偶,專注為3-18歲青少年提供一對一在線教育課程的掌門1對1,繼付費用戶同比上漲300%后,還交出了單月課耗超過5億的成績單。
在這些直播類在線教育跑得飛快的同時,直播的老師們待遇卻似乎并沒有太大提升,劉老師對近期的工資水平就多有抱怨。
“銷售趁這幾個月,平均都能拿到五萬、六萬塊,我們工資就跟焊死了一樣一動不動?!辈粌H是劉老師,“智能相對論”采訪到直播上課的老師普遍有這個抱怨。
就此,我們從各位老師處了解到,一般線上直播課程機構都有關于老師“限課”的相關規(guī)定。
以劉老師就職的某思維教育為例,老師一般以類似“滴滴司機接單”的方式,直接對接系統(tǒng)進行接課、自動排課。
與“滴滴”所不同的是,老師每周有保底的“義務課時”和接課的最高數量限制。
因此,在“停課不停學”期間,雖然學生量暴增,但老師們由于一直要按課時費結算工資,在該限制下工資浮動不超過千元。
某“一對六”在線教育機構的hr李女士就表示:“直播課程的需求缺口,主要是由我們人力資源不停地招聘來補上。今年直到4月末才稍微清閑一些,之前都非常忙?!?/p>
但同時,老師們面對猛增的流量更多的是“吃力不討好”。
第一,是機構安排的“備課會”增多,義務課時也有上調,可自由支配的時間驟降。
即使你不想上課,也不得不承擔增加的備課、義務課時壓力。
一方面,對于向往線上直播機構工作自由度的老師來說,影響較大。
另一方面,備課并不屬于課時范圍,是不得已的“義務勞動”。時間花費更多,但對收入沒有影響。
第二,疫情帶來的流量導致老師們的試聽課程驟增。
由于疫情期間,許多機構趁此進行宣傳和試聽贈送,因此涌入了很多免費試聽的學生。
與學而思等大班課程不同,小班直播課程多為一對一到一對八之間。
因此盡管一直進行教師招聘,但試聽課程壓力依舊不小。某一對一在線教育機構的任老師,也屢次抱怨試聽課的煩惱。
“試聽課是最頭痛的,雖然我們沒有銷售任務,但是這個轉化率是要算入績效考核的。但我們這種小機構轉化率波動一般,累了該累的,在工資上卻沒有什么表現(xiàn)?!?/p>
后疫情時代的職場,仿佛一面照妖鏡。生存艱難的公司不斷發(fā)聲,希望員工與之同呼吸共進退,主動降薪。
但在走得最快的在線教育行業(yè)中,承擔了壓力的老師們,卻顯然并沒有被紅利所惠及。
二、被幽禁的老師,逃不開在線教育的“制度”掌控
這樣的“雙標”,或許是在線教育機構們從“制度”制定開始,對沉浮在教育直播行業(yè)中“社畜”進行的全體“幽禁”。
而這種“幽禁”色彩,在經過這段全國人民被迫居家辦公、學習的日子后,顯得愈加“濃烈”了。
如今的在線教育老師,便似乎更加“社畜化”了一般,為那“五斗米”被圈養(yǎng)幽閉在那塊“背景布”之前。
“從疫情開始到現(xiàn)在,我?guī)缀鯖]有出過小區(qū)門?!憋@然,這也是劉老師的“忍無可忍”中最煩惱的事情。
她告訴“智能相對論”,現(xiàn)在她依然是居家辦公。機構對上課的要求是:必須穿工服,后面掛上平臺的背景布,場景保持安靜。
但這并不意味著自由。
“如果九、十點開課,早上七八點就要起床。因為還要發(fā)次日的課程預告、檢查學生作業(yè)、給家長發(fā)送講解、過一遍課、開會,然后才是上課時間?!?/p>
劉老師強調,這些提前準備全部不算課時費。而且一般吃飯,也只能趁著課間點個外賣或者用零食湊合一口。
“到了晚上九、十點才上完課,也只能洗洗睡了。完全沒有任何個人時間,我嗓子好像都已經習慣了嘶啞。”
而對于休息時間,劉老師則表示“不太固定”。也就是除了周末之外都有可能,一般會是在周一周二。
“時間和朋友們不對,沒人能一起玩,嗓子也是啞得說不出話。而且每次休息都只想好好睡一覺,吃點正常的。不太想出門,有發(fā)自心底的累?!?/p>
劉老師還提到,在所有上課時間段,排課系統(tǒng)會一直維持“滴滴打車”一般的接單模式,老師需要隨時待命。也就是說,即使某天課再少也不能隨意外出或忙其他事。
因為當系統(tǒng)隨機接單后,如果無法及時在背景布前開始上課,就屬于教學事故,會被嚴厲處罰,并沒有一開始招聘時宣傳的時間自由。
“時刻被這個背景布封印著,就是我的現(xiàn)狀。”劉老師最后感慨道。
除此之外,淘汰晉升“釋放”的“轉化率福報”又是下一道坎,老師似乎變得不再是純粹的老師。
“多渠道晉升就是讓你搞銷售,扁平化管理就是只看你的轉化。聽說互聯(lián)網程序員996是福報,那我們在線教育社畜的轉化率也是福報?!碑厴I(yè)后便從事于直播授課行業(yè)已經兩年的牛老師自嘲道。
根據牛老師提供的思路,“智能相對論”羅列了多家直播課程的普遍晉升模式。
一般而言,根據規(guī)定在為期兩周的帶薪培訓后便需要簽訂勞動合同,所以要求老師參加培訓的時候不能簽有其他勞動合同。
因此,一旦培訓或者試用期被淘汰,對于已經辭去原來工作的老師,損失是比較大的,而“淘汰賽”卻恰是從此開始。
首先,不論培訓期任務有多繁重,只要主動退出,就沒有工資結算。
其次,一般轉正后每月基礎課時必須達到50小時,而且需要達到80小時才能算績效。
但并不是達到“底線”就萬事大吉,據“掌門教育”內部人士發(fā)文稱,一般可能會要求一個月100小時,120小時不等。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轉化環(huán)節(jié)。即,機構安排的學生來上你的測評課(試聽課)。在聽課后,認可并報名跟你上課,此時就算完成轉化。
以最近勢頭正勁的掌門教育為例。
曾有多名內部老師稱:“晉升,全靠‘課時為王’?!睂τ谝婚_始沒有自己的生源,只能靠測評課積累課時的新人而言,測評課所獲的課時就尤為重要了。
如果無法在測評課上,將試聽的學生轉化簽約,就無法收獲正常的課時。
轉化,成了本該以教學為先的老師們,第一要務。老師,宛如被迫成為了一名銷售。
但是,近期最新公布的測評課薪資改造公告卻顯示,如果測評課學生沒有來聽課,雖然該浪費的排課時間老師浪費了,以前還算0.5節(jié)課時的測評課,如今卻改為了0.25節(jié)課時。
除此之外,如果未能將來聽課的學生進行轉化,則只能算上了半節(jié)課時。再一次,將老師往“銷售”的路上越逼越遠。
尤其在掌門教育今年五月晉升通過率公布后,收獲一片“唉”聲。在課時大佬拼命“肝”,疫情期間涌入的新人拼命“趕”的情況下,這場比賽中卻沒有哪個老師算得上贏家。
圖片來源:知乎@北啊北
圖片來源:知乎
有同類直播授課機構的陳老師卻認為,在市場導向下,并不是某個機構的政策不好,而是現(xiàn)在的在線教育,在跑馬圈地搶占市場時只能維持這個“調性”。
“我就是因為停課,中途從線下跳槽到了線上。不論是哪,都靠刷試聽課說服家長買單才能湊夠課時。一天工作12個小時,可能有8個小時我腦子里都在想說服家長的銷售話術,其他時間就盯著小孩的臉色在猜他會不會喜歡我?!?/p>
陳老師還自嘲道:“學好銷售也不錯??淳W上說,價值交換網絡里銷售才是連接企業(yè)內外的關鍵。所以企業(yè)如果非要留下一個崗位,那肯定會是銷售,說明還能解決‘35歲被辭退危機’呢?!?/p>
可是,盡管機構老師在政策導向下積極尋求自救。但這樣“被圈養(yǎng)化”“被銷售化”的在線教育直播授課老師,真的還有精力扛起“教書育人”這面大旗嗎?
總結
采訪后,猶豫再三的劉老師告訴“智能相對論”她打算考今年的市教師編制了。
“考編只會苦一陣子,繼續(xù)呆在這里,苦的是一輩子。不瞞你說,這里的老師,除了寶媽,大部分都是不得已來這里過度一下準備考編的?!眲⒗蠋熖寡浴?/p>
疫情后,各地教育局為了應對大量公職教師缺口和“后疫情求職潮”,在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也相對降低標準允許先考編后考證,并擴大了招聘編制內教師的名額。
這對疫情期間暫時棲身在線教育機構的老師們,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在采訪中,與劉老師抱有同樣想法的教師并不在少數。
疫情,給了在線教育再一次邁上“朝陽賽道”的機會。然而,在這場擁擠泥濘的賽跑中,如果失去了老師這一主角。賽道上,剩下的銷售們是否跑起這場教育之賽?
如果市場的導向,使得老師這樣帶有天生理想屬性的職業(yè)摻入了太多雜質,誰能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深挖智能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chuàng),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
?AI產業(yè)新媒體;
?今日頭條青云計劃獲獎者TOP10;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yī)療、機器人、物聯(lián)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fā)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