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羅永浩“入坑”直播帶貨,要做下一個李佳琦?
從月入3000的“柜哥”,到年入上億的直播帶貨大主播,李佳琦僅僅用了2年;
薇婭,在2019年雙十一單日引導成交27億,一人占據阿里整個大促1%的成交額;
“超級帶貨王”辛巴,立志2020年要帶貨1000億;
……
直播電商,儼然已經成為新造富神話的“源頭”。加之近期疫情這一特殊時刻,令線下消費幾乎停滯,直播電商的能量,更是全面迸發(fā)。
如今,曾因做錘子手機而欠下一屁股筆債的羅永浩,終于也按捺不住,正式宣布投身直播電商領域。或許,他不僅是想用這種“賣藝”的方式還債,更是想要再度站在“風口”上。
老羅的如意算盤
雖然羅永浩每一次創(chuàng)業(yè)幾乎都以失敗告終,但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看中風口的敏銳洞察力。
手機、電子煙……羅永浩每次都能get到熱點。只可惜,每次羅永浩都沒能乘著風口起飛。但我們必須要承認,羅永浩看上的風口,的確是當時的大熱門。此次羅永浩殺入直播電商,自然是因為這一領域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2019年淘寶直播引導成交GMV超過1000億、雙十一當天淘寶直播引導成交GMV達到200億、超過50%的淘寶商家通過直播獲得增長、薇婭雙十一當日直播GMV達到27億……這一組組亮眼的數據,都證明著直播電商迅猛發(fā)展的態(tài)勢。
另據華經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2020-2025年中國網絡直播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總規(guī)模達到4400億元。預計2020年,直播電商有望接近萬億規(guī)模。
2019年發(fā)布的《直播生態(tài)發(fā)展趨勢報告》給出的結論則是,“直播已經發(fā)展成為電商在新時代的新產業(yè),電商+直播呈現出極強的爆發(fā)性,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千億級的新市場?!闭窃陔娚?、主播、消費者、品牌商多方共需且合力推動下,直播電商成為了一場難得的饕餮盛宴。
面對這場盛宴,羅永浩當然不想錯過。近期的“動作”表明,羅永浩還真有可能在直播電商領域混得風生水起。從羅永浩自身來看,他與直播電商有著較高的契合度。
羅永浩身上,有著很多標簽,行業(yè)“冥燈”,工匠精神“吉祥物”,相聲圈的“潛水大鱷”,攪動手機市場的一條“胖鯰魚”……每一個標簽都有調侃意味,但他本人也確實是一個營銷天才,非常適合做演講去調動人們的好奇心。
同時,羅永浩也是一個話題人物。在他身上,永遠不缺乏關注度。相比其他不知名的小主播,老羅這些年已經積攢了不少粉絲和鐵桿擁躉。這些都為其進軍直播電商,打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局。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研究員、電商領域專家崔麗麗表示,一般而言,帶貨主播需要形象佳、口齒伶俐、有親和力、善于應變,同時在風格上有自己的特色。老羅有自己的調性、粉絲,這是他直播帶貨的基礎爆發(fā)點。
搞定眾多節(jié)點不易
羅永浩進軍直播電商有開局優(yōu)勢,但鑒于他干一行垮一行的經歷,我們還是要持以審慎的態(tài)度。
因為隨著直播電商行業(yè)的火爆,玩法也在不斷升級。純粹靠人氣去吸引消費者,只能獲得短暫的影響力,能否將人氣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并轉化為真金白銀,更多地取決于能否在直播電商領域構建出一個完善且優(yōu)秀的運營鏈條。
目前的情況是,羅永浩要面對選品、供應鏈等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選品對每個主播都非常重要。比如李佳琦從口紅入手,不僅奠定了自己“口紅一哥”的地位,還順勢向更多商品不斷拓展。換句話說,要想在直播電商領域立足,主播身上必須有明確的“品類”標簽。
而羅永浩則透露,初期選品會側重于具有創(chuàng)新特性的數碼科技產品、優(yōu)秀文創(chuàng)產品、圖書、兼具設計感和實用性的家居雜貨,中間再穿插一些性價比較高的日用百貨和零食小吃。這樣看來,羅永浩的選品還是較為“雜亂”的。
如果選品太雜亂,很容易會將直播間變成一個“相聲大雜燴”,不會給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如果能主打創(chuàng)新數碼科技產品,說不定是一個定位更清晰、目標更明確的選擇。
另一方面,與供應鏈的博弈決定著主播是否有競爭力。直播帶貨的核心,其實就是限量、限價的終極性價比對決。這要求主播只有對供應鏈上的企業(yè)施加壓力,才能獲得價格更低、更優(yōu)質的商品,以此在競爭中突圍而出。
羅永浩顯然深諳其道,其已經宣稱要把商品的價格打下來??梢灶A見,羅永浩有可能快速組建自己的團隊去與供應鏈接觸,并憑借自己的影響力把價格拉低。目前,羅永浩聲稱已收到上千份合作郵件,甚至在后期,羅永浩還有可能去做自己的供應鏈產品。
抓住直播電商的本質,并不意味著一定就能取得成功。只有在搞定這些節(jié)點之后,羅永浩在直播電商領域才不是一個“過客”。
名人爭奪戰(zhàn)要來了!
跑步入場、搶流量、賺大錢……對眾多電商平臺來說,直播電商的江湖注定是個競爭激烈的戰(zhàn)場。
如今做直播電商的平臺,除了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傳統(tǒng)電商外,還有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以及小紅書等導購平臺。甚至在前段時間舉行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小程序也推出直播組件,允許小程序開發(fā)者利用直播帶貨。
不過,筆者也注意到,雖然眾多平臺紛紛殺入直播電商,但它們采用的方式卻大同小異——主播在直播間用天花亂墜的說辭帶貨、平臺予以扶持、為更多人開通帶貨權限等。
而在筆者看來,在直播電商還處于上升趨勢時,同質化競爭的弊端還未顯現。但當直播電商觸摸到天花板后,同質化競爭就會帶來價格戰(zhàn)等惡果。因此,尋找新突破口,已然成為直播電商迫在眉睫的選擇。而羅永浩的入局,則是直播電商走向全新方向的一個“縮影”。
簡單來說,眾多平臺要開啟一場“名人爭奪戰(zhàn)”。他們嘗試利用名人身上的光環(huán)效應,來凸顯差異性,以此形成不同的粉圈經濟。這樣一來,平臺既能更有效地提高存量用戶的活躍度,又能實現快速拉新。
一份光大證券研報分析指出,早期受益于行業(yè)紅利而崛起的商家與主播大多屬于“草根商家”和“素人主播”。眼下,主流平臺正不遺余力地引用明星來提升直播間的認知度,古天樂、雷佳音、李湘等眾多當紅明星掀起的直播熱潮也起到了示范效應。
隨著名人不斷在直播電商領域翻江倒海,整個格局或許將將快速成型。從主播群體看,名人及其他已成長起來的頭部主播將成為強勢渠道品牌,橫跨多個品類并形成資源和影響力的正向循環(huán)。至于細分領域的類目主播,將憑借專業(yè)度形成垂直領域的專家。更多的中尾部主播,將由海量的店鋪導購及在線客服人員組成。
在這樣的格局下,平臺之間的對攻戰(zhàn)也會層次分明。直播電商領域的競爭,也會趨向明朗化。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