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能+產業(yè),一定要來點貨真價實的
今天是3·15,哼哼,一個非常適合新店開張的日子。
沒錯,你忠實的小伙伴「腦極體」也要開分店了。選在今天開業(yè),顯然就是為了顯示我們的品牌特色:貨真價實,量多管飽。
關注我們的朋友,肯定會發(fā)現(xiàn)我們文章雖然大部分貫穿AI主題,但其中是分為幾條主要線索的:AI學界(各種算法科普和學術前沿問題)、消費級AI(手機、硬件、流媒體等等)、產業(yè)AI(AI與各行各業(yè)的結合邏輯與案例)、AI八卦(這個劃掉,不掉粉的時候我們不寫)。
顯而易見的是,今天產業(yè)AI的篇幅正在越來越多。這個趨勢雖然在我們預料之中,但增速還是超乎想象得快。
無論是BAT和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還是各種有趣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和AI開發(fā)者,今天無不在講“產業(yè)互聯(lián)網”“產業(yè)AI”“AI賦能各行各業(yè)”這樣的邏輯與故事。而“智能+”剛剛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謂是點燃了馬力最強的那個引擎。
長時間沉浸這個領域的我們,自然很欣慰看到一片向榮景象,頗有種“你們看看我是不是寫對了”的傲嬌快感。
但是歡喜之余,冷靜下來想想,卻很容易發(fā)現(xiàn)無論是“智能+”命題本身,還是對這個領域的觀察與寫作,都充斥著不少問題。
最單純的問題:“智能+”,怎么加?
「白洞計劃」,是「腦極體」團隊發(fā)布的AI to B產業(yè)服務項目。
在近一年的時間里,我們?yōu)楹芏嗥髽I(yè)做了AI相關的咨詢與培訓,同時也了解和學習了大量AI與傳統(tǒng)行業(yè)、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案例。
實事求是地說,今天這個領域是存在問題的。最大的矛盾,或許可以總結為:技術主義的一廂情愿,與行業(yè)話語的躑躅不前。
確實,今天很多邏輯分析、數據報告,以及真實的案例都可以證明,AI可以作為一種通用技術賦能各行各業(yè)。產業(yè)+AI,甚至被認為是蒸汽機級別的創(chuàng)造,或者中國互聯(lián)網的“下半場”。
然而另一個事實是,今天中國市場中,AI對實體經濟的滲透率只有個位數。
在實際面對很多實體經濟和非科技行業(yè)從業(yè)者之后,很容易發(fā)現(xiàn)每個行業(yè)、每家公司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理解的AI天差地別,想讓AI解決的問題經常讓人摸不著套路,并且面對蜂擁而來的會議和新聞稿,第一反應往往是:又來忽悠我買東西了。
而AI作為一種新技術,在產業(yè)面前,往往又是非常稚嫩的。理論上能解決的問題、模型中的跑分,以及現(xiàn)實中的結果,經常誰也不挨著誰。
舉兩個真實的例子。
我們采訪過的一家制造業(yè)企業(yè),在了解工業(yè)AI帶來的好處之后,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需不需要換機器?換機器的話我們沒錢。
另一個故事,是我問過一家大型企業(yè)的IT部門員工,是否愿意用積累的生產數據做機器學習?他的回答是,當然不愿意,都智能了我干嘛去?
總結一下,今天產業(yè)AI的主要問題,就是懂行業(yè)的人不懂AI,懂AI的人不懂行業(yè)。AI摸不著產業(yè)的套路,產業(yè)不知道AI的來頭。彼此在“產業(yè)互聯(lián)網來了!”“AI改變各行各業(yè)!”的禮炮聲中,選擇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所以說,今天的“智能+”,不是已經凱旋的戰(zhàn)役,而是披荊斬棘的開始。而作為這個產業(yè)中的觀察者,我們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產業(yè)和AI相互了解彼此,讓大眾了解二者結合的真實情況。
但就是這點也挺難的。
說產業(yè)AI怎么怎么好,今天已經越來越多的人在做。
但是吧,非技術背景的讀者,很可能會產生這樣的印象:專家說得有點宏篇大論,云霧一番又好像沒說啥;企業(yè)說的有點像王婆賣瓜,每個字聽著都像廣告;媒體有點像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一行代碼都不會寫分析得倒是挺起勁……
那么到底怎么說,才能把這個絕對不小的問題里,各種門門道道掰扯清楚呢?哪怕一次只掰扯一點也好啊對不對?
最樸素的邏輯:用AI和賣AI的,都有發(fā)言權
我們經歷了大海與星空中的開腦洞,形而上學與肢體語言齊飛的頭腦風暴,最終發(fā)現(xiàn)這個復雜的問題,大概有個很簡單的答案:行業(yè)和AI相互不了解?那把他們約一起相互了解了解不完了嗎?
俗話說沒有什么問題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AI也不例外。
AI企業(yè)帶給大家的,更多都是復雜的PPT和幾層幾層的技術邏輯圖。這很正常。
行業(yè)在面對AI時,心理上往往是“再看一看”大于“趕緊試試”。這也很正常。
我們認為,在今天二者結合的趨勢中,雙方都應該有說話的權利。AI到底有哪些好處?行業(yè)擁抱AI到底有哪些困難?AI又打算怎么解決?
這些問題,不妨都拋出來,讓AI專家和行業(yè)從業(yè)者面對面“一決高下”。當然了,我們會出個人作為主持。
我們的思路是,在討論智能+產業(yè)時——
必須進入微小的細節(jié)和真實的場景。
必須以真實存在的問題作為探討的軸心。
必須在對話和思考中尋求共識。
這就是我們的新店,ta還叫「白洞計劃」。
最踏實的方式:原聲重現(xiàn)
說到這個「白洞計劃」啊,嗯,其實你應該感覺出來了,ta是個音頻節(jié)目。
寫稿子寫累了的我們,與蜻蜓FM合作,打算嘗試出來說兩句。
我一直相信,聲音與文字一樣,都是有其獨屬魔力的。從聲音可以聽出情感、邏輯和重心,也可以聽出人,聽懂技術。
「白洞計劃」的基礎模式,是每期邀請一家做to B業(yè)務的AI公司代表,以及他們的客戶,或者在AI面前有顧慮和思考的準客戶,加上一位我們自己人。仨人來就某個行業(yè)、某個問題到底怎么用AI展開一通閑聊(劃掉)邏輯思辨。
為了留存現(xiàn)場感,我們采取了錄音棚里聊,然后原聲重現(xiàn)的方式把內容帶給大家。每期一家公司,一個問題,一個小時,然后還有一份文字版戰(zhàn)報送上。
(如果大家覺得我們的聲音過分難聽,也可以考慮換成電子音,AI就是這么萬能,哈哈哈)
再多說兩句,很多朋友問過我們,覺得今天產業(yè)AI這種東西在音頻平臺會有流量嗎?
或者一個寫東西的團隊,能把音頻做好嗎?
其實我也不知道,但至少還是相信,我們保留的東西,對于在時代中尋求機會的大家,應該是有意義的。
最重要的話題:第一期·節(jié)目預告
已經寫得很長了,快觸發(fā)大家“太長不看”的警戒線了。
最后做個第一期預告:首期節(jié)目,我們將與AI界大名鼎鼎的曠視合作,分享“線下零售店到底怎么才能用上AI”的話題。
節(jié)目中,我們邀請了一位資深母嬰店的老板,來就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向曠視發(fā)問——具體內容,請看文末海報,以及掃描二維碼收聽。
之后,我們還將陸續(xù)發(fā)布智能客服、商業(yè)數據應用、工業(yè)AI、產業(yè)+機器視覺等相關主題。
最后托付一句,剛開始做音頻,各方面都很不熟練,各位多多包涵。做得不好說明我們進步空間大對不對?
——畢竟,這可是中國首檔XXXX音頻節(jié)目(算了,懶得想形容詞了)。
另外再說兩句
十分歡迎想考驗AI的各行各業(yè)從業(yè)者,以及想夸耀自己AI技術的科技企業(yè)聯(lián)系我們,顯然我們需要源源不斷的嘉賓和選題。
各位讀者想看產業(yè)AI的哪些話題,哪些案例,或者對產業(yè)AI有哪些疑惑,都歡迎留言給我們,我們想辦法找來合適的大牛解答之。
每多一條真實的問題與答案,這個宇宙的知識儲量就會上升一點點,這是「白洞計劃」的初心。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