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別癡心妄想!子彈短信登頂App Store榜首跟“顛覆”微信沒關系
來往、易信、米聊等諸多IM類應用都曾有過“挑戰(zhàn)”微信的故事,但隨著“大浪淘沙”之后,“挑戰(zhàn)者”們紛紛銷聲匿跡,微信依然堅挺,騰訊Q2季度財報顯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0.5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9.9%,在月活8/9億的基礎之上,微信的月活仍在增長,并未停止。
微信推出距今已有7年多的時間,不少人認為,微信已經到了“七年之癢”,一方面,用戶的好友關系鏈已經非常穩(wěn)定,另一方面,微信自身變的越來越重,用戶對于微信已經呈現出疲倦的態(tài)勢。
所以,當羅永浩宣布推出子彈短信應用的時候,朋友圈都“炸鍋”了,一些人紛紛開始對子彈短信的暢想。果不其然,子彈短信很快就登頂蘋果的應用商店App Store榜首,微信朋友圈里也出現一些好友發(fā)出的子彈短信ID二維碼,用戶可以直接掃碼加好友。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子彈短信登頂App Store榜首后,對微信“膩”的人發(fā)出了聲音,比如“微信慌了……”、“子彈短信將顛覆微信……”、“人們正在逃離微信”等等,各種對子彈短信看好的消息撲面而來。
羅永浩在微博上發(fā)布回應稱:“1.沒有挑戰(zhàn)微信,只是做一個在意溝通效率的人群的細分領域而已。2.子彈短信不是錘子科技做的,是快如科技做的,我們只是其中一個投資方。3.騰訊投資部貌似已經在接觸快如科技了。”
看來只是網友們在“高潮”,而羅永浩對于子彈短信很淡定。
與App Store的超強表現相比,子彈短信在安卓系的表現就很差強人意了。百度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 PP助手+豌豆莢上的下載次數未超過10萬次,應用寶上的表現最佳為19萬次,華為應用市場為14萬次,小米應用市場未上架。在幾大安卓應用商店里,“子彈短信”均未得到顯著banner推薦,熱搜詞推薦里也未出現“子彈短信”的關鍵詞。
百度指數顯示,“子彈短信”關鍵詞8月21日的移動搜索指數為23680次,8月22日的移動搜索指數為16070次,8月24日的移動搜索指數為48009次,8月26日的移動搜索指數為40322次。把子彈短信當做任何一個“創(chuàng)業(yè)型”的新產品來看,其表現非常好。
可外界對子彈短信的評價/期待是,其能夠“顛覆”微信,這里面有對微信的反感因素,同時也有對子彈短信的期待因素。
但郭靜的互聯網圈認為,子彈短信要想“顛覆”微信,基本上是癡心妄想了,其原因在于:
1)微信的關系鏈已經非常穩(wěn)定。就像人們生活的“水電煤”一樣,微信已然是用戶在移動端生存的“水電煤”,就算你減少使用微信的頻率和使用時長,但你最終還是得用微信去跟好友們溝通。
當關系鏈已經被微信給“綁定”,用戶要想轉移到其他社交產品上,幾無可能,舉個例子,你的微信好友數量為200人,其中包含父母、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等,如果只是你一二十個好友用子彈短信,那么其余的人怎么辦?可能,你經常聯系的好友也在用子彈短信,但是當你突然想要聯系某人的時候,他沒有子彈短信,最終你還是得用回微信,好友與好友之間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除非,你并不打算社交,否則,社交關系在微信上,你想轉移是不可能的。
目前來看,子彈短信成長的勢頭非常迅猛,但在中國7.51億網民大基數之下,子彈短信的用戶量仍然微乎其微,沒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在,便不會有用戶關系鏈存在,“顛覆”微信只能是笑話。
2)微信不只是IM工具。子彈短信的根子還是一款短信應用,可現在又有幾個人會用短信呢?絕大多數短信內容都是垃圾營銷廣告短信,要么是銀行扣費短信,短信的場景越來越小。
微信并不只是一款IM工具,群聊、朋友圈、微信支付等,都是用戶經常使用的功能。而子彈短信目前的形態(tài),更像是一款IM工具,子彈短信確實比普通的發(fā)短信工具要有意思,甚至比微信的對話窗口看起來更方便,可是在“更多功能”上,其跟微信差的“十萬八千里”。
3)當用戶的“好奇心”消失以后,子彈短信的留存率堪憂。就目前來看,用戶之所以用子彈短信,除了想要逃離微信外,更多的還是對子彈短信的“好奇心”,畢竟羅永浩的影響力擺在這里,羅永浩在發(fā)布會上懟“子彈短信”說的神乎其神,難免會有人心癢難耐,去試用一下,目前有這種心思的用戶數量絕對不少。
可問題在于,一旦用戶的“好奇心”消失后,子彈短信該怎么辦?任何產品最終都是拿來用的,當用戶發(fā)現其在子彈短信里的好友量過少,就算對子彈短信好奇,也試用的差不多了,難道用戶自己跟自己聊天嗎?在后期的留存率上,子彈短信的情況讓人堪憂。
如果只是想要找信息交換的替代品,很多工具都可以做到,可在社交過程中,大家的顧忌會很多,比如兩個人在某商務活動交換名片的時候,難道會說,“我們加一下子彈短信號吧?”,萬一別人沒有下載的話,還得下載個子彈短信的App,完了還得注冊一下,萬一會場的信號/WiFi信號不好,就下載不了了,這種時候多尷尬,還不如直接加微信號方便。
互聯網產品對互聯網產品的顛覆非常非常罕見,最可能的是一代一代的迭代,而在社交、搜索、電商這些基礎互聯網服務中,要想做顛覆,就更無可能了,在互聯網世界,不要輕易談“顛覆”。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