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兩場互懟刷了屏,一場是憤怒憂傷的“知識分子”許知遠pk擁抱時代的馬東,另一場則是精知乎和今日頭條搶大v,準略來說,互懟的其實是知乎和去了今日頭條的原知乎大v惡魔奶爸。
原本就對知乎充滿成見的惡魔奶爸,對知乎的評判,肯定有失偏頗。
不過惡魔奶爸為了強化其說服力,引用了所謂的知乎前員工給他的內部信,信里提到,強運營的知乎,“商業(yè)利益紛爭的引入也成了內容控制參考因素,打擊百度,打擊阿里,打擊微博,維護騰訊,維護360,這種傾向太明顯?!?/p>
這個指控并無其他旁證,可信度尚且存疑,但是知乎卻難以逃掉瓜田李下的嫌疑,為啥呢?原因就是,知乎,在內容生產過程中可選的匿名機制,以及內容傳播審核過程中的平臺強介入機制,兩者之間存在巨大沖突。
匿名的陽謀與陰謀
匿名機制,其實是降低內容生產者的風險和壓力,讓其得以暢所欲言。
因此,承接這一需求的app一時風行,比如美國版Secret和Whisper,前者基于熟人間的匿名社交,而后者基于讓陌生人間分享隱私,在國內對應的app則為無秘和秘密。
匿名社交鼻祖Secret曾先后融資3500萬美元,擁躉者如同潮涌。但到運營了一年多,Secret就宣告關閉。
原因很簡單,Secret雖然滿足了人們匿名表達的需要,但匿名導致了負面效應的爆發(fā):消極情緒、種族主義、惡意誹謗、人身攻擊、恐怖威脅、社區(qū)變味,爭議不斷,遭遇了用戶的冷遇。
知乎的匿名發(fā)言,同樣存在類似痛點。今年5月,知乎甚至引火燒身———匿名的知乎用戶在知乎發(fā)帖,聲稱摩拜高管團隊貪腐,該匿名發(fā)言被自媒體引用,繼而發(fā)酵、刷屏于全網。
盡管知乎很快就把這個匿名、不實爆料設置為“需要修改”,但隨后引發(fā)的連鎖效應,確實給摩拜帶來了負面影響。
知乎相關負責人隨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一直以來,知乎都不歡迎侵權、謠言、誹謗類信息?!?/p>
這番表態(tài)出于其美好的初心,但匿名帶來的負面效應卻不止摩拜的孤例,除了摩拜,比如惡魔奶爸文章所言,他所謂的前知乎員工認為,百度、微博等公司在知乎也頻頻遭黑,而根源都在于匿名機制。
引入匿名機制,是因為其低門檻,有利于內容的產出。截至2017年5月末,知乎擁有注冊用戶量 8400 萬,用戶月累計頁面瀏覽量(PV)達到 140 億,日活躍用戶2200 萬;用戶人均的每天使用時常為 50 分鐘。
龐大的用戶,產出了龐雜的內容,實名用戶基于后期的責任承擔,發(fā)言經過三思,但匿名如同打開猛獸的籠門,釋放出了誹謗、侮辱等人性陰暗的一面。而如此龐大的內容,知乎官方難以快速審核、即時處理,這個時間差,給了作惡者放大負面效應的時間窗口。
其次,匿名用戶和被侮辱、被誹謗者存在權力上的不對等。比如,摩拜在知乎上被匿名者污蔑,但知乎在未接到司法機關要求前,無權也不會將用戶個人的個人信息轉交摩拜。
因此,摩拜無奈把知乎列為報告,其實是借助司法之手,逼迫知乎在司法機關的重壓下,揪出匿名者信息。
一個公司有完備的法務部門,可以提起訴訟,但是一旦受害者為個人,這種明處和暗處的較量就很不對等了。哪怕是知乎大v馮大輝,也曾在知乎遭遇誹謗,后來馮大輝數(shù)度澄清信息,盡管知乎對誹謗信息做了處理,但對于馮大輝的不實指控,早已超越到了知乎平臺之外。
過去,知乎對于匿名者的信息并不完全掌握,只是在今年6月,知乎才宣布,進一步強化帳號實名認證機制,凡注冊使用知乎的用戶都需要提供、驗證手機號碼。
匿名的陽謀是為了降低內容產出成本,而其陰謀就是打開了侮辱、誹謗的籠子。
強介入機制能消除信息雜音嗎?
如果說馬東的屈身下迎用戶,是典型的市場派,而許知遠保持憤怒和憂傷是典型的情懷派。那么在涵蓋了直播、門戶、短視頻、問答社區(qū)等品類的內容創(chuàng)業(yè)大潮中,知乎算得上個情懷派,對內容進行持續(xù)的流程化干預,保持社區(qū)調性,與之對應的是快手宿華、今日頭條張一鳴這樣的技術派,強調由用戶主導內容的分發(fā)和傳播。
但強介入機制,真能消除信息雜音(侮辱、誹謗、偏見)嗎?未必,非不為,實不能。
在對內容的強干預機制上,知乎有點像傳統(tǒng)媒體,除了用戶的投票、點贊、反對等權重外,知乎官方也會對回答進行干預,比如折疊問答等等。
其一,匿名與強干預的沖突性。
大量匿名內容的存在,其實導致了一個后果,就是信息的真實度、評價的客觀性都存疑,那么在這個存疑的內容生產機制上,進行干預,真能扭轉信息偏差嗎?就算是最終知乎采取了措施,但互聯(lián)網上信息傳播的邊際成本幾近于0,中間的時間差,已經釋放了不可挽回的負面效應,參見之前的摩拜案例。
關于這一點,馮大輝曾經發(fā)表過評論,“知乎的匿名機制使得一部分用戶更為放肆,可以不考慮后果貼內容,哪怕是涉及到人身攻擊和影響商譽的事情。知乎管理團隊多少應該思考一下這個事情,如果縱容下去,怕是有一天,這個現(xiàn)象就會反噬知乎自己?!?/p>
第二,平臺強介入與平臺中立性。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知乎高管說,“我們反對偏見,也反對謠言八卦。有的用戶說,你們這么去做會很難,還不如往后退一退,做成純粹的平臺,不要管太多。平臺的價值的一部分就是要有自己的價值觀。”
但既然有價值觀,其實就很難完全消除偏見,比如,上文所述的所謂前知乎內部員工說,知乎黑百度、保騰訊。在互聯(lián)網森林里面,知乎算得上騰訊系,騰訊是知乎c輪的領投者,d輪的跟投者。此前數(shù)輪投資人中,除了騰訊,還有搜狗、創(chuàng)新工場等。
知乎的強干預機制,又如何能消除瓜田李下的嫌疑呢?畢竟,在商業(yè)的叢林里,競爭才是第一要義。那么在知乎的內容審核機制上,是不是于情于理,保護同一戰(zhàn)壕的公司,都成為了一個優(yōu)選項呢?
在知乎和今日頭條爭奪大v最激烈的那天下午,我在地鐵上看知乎,看得做過了站。不可否認,知乎仍然是最好的內容平臺之一,但卻遠遠不是個完美的平臺。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