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視遭遇“錢荒危機”后,樂視金融也陷入輿論旋渦。近日,有消息稱,樂視金融總裁楊新軍已提出離職,同一時期離開的,還有樂視金融副總裁兼CTO丁曉強。受到母集團“錢荒危機”、高管頻繁離職等不利因素影響,樂視金融的產品銷售情況并不樂觀。更為重要的是,樂視金融多款理財產品的來源方為其關聯公司,具體資金投向也不明確,被市場人士質疑存在關聯融資之嫌。
人氣不佳
近日,有消息稱,履職僅僅3個月的樂視金融總裁楊新軍已經提出辭職,目前正在走流程,樂視金融的工作將由聯席總裁金杰接手。與楊新軍幾乎同一時間提出離開的,還有樂視金融副總裁兼CTO丁曉強。北京商報記者向樂視金融方面求證,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并未獲得相關回復。
在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看來,樂視本身的資金鏈危機尚未解決,從而影響了樂視金融的品牌和信用。如果新總裁離職,則無疑將對樂視金融有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樂視金融此前發(fā)展之路也并不平坦,無核心牌照導致業(yè)務開展面臨困境,特別是集團遭受債務危機后,樂視金融一直風雨飄搖。在此之前,樂視金融曾發(fā)行15%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但仍難拯救樂視金融的低人氣。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樂視金融主要有兩款產品:活期理財產品樂樂高以及定期理財產品尊享理財。值得關注的是,為推廣理財產品,購買指定的理財產品,樂視金融還贈送樂視商城的代金券,在尊享理財系列中,代金券金額從360-900元不等。
不過,雖然有優(yōu)惠加持,樂視金融一些產品的人氣并不高,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一款樂享其成532期5號的產品,該產品顯示火熱開搶,預期年化收益率7%,理財期限142天,購買該產品可獲得樂視商城900元代金券一張。產品信息顯示,起投金額為10萬元,最大可投230.9萬元,樂視金融客服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最大可投即指產品募資額。8月25日開始募集,至8月26日下午3點,有3個投資人投資,共計投資額為33萬元,距離募集結束剩2天8小時,而距離預期募資金額還有197.9萬元。
此外,8月26日,在樂視金融App端,尊享理財的產品顯示共有7款,有兩款產品已搶光,其余產品仍在募集中。截至8月27日,也僅有3款產品顯示已搶光。北京商報記者還注意到,尊享理財產品顯示為低風險,起投金額為1萬-20萬元。交易的標的資產為重慶樂視商業(yè)保理有限公司轉讓的應收賬款收益權。
此類產品如何定性?為何這些顯示為低風險的產品會設置較高的投資門檻?對此,于百程解釋,收益權轉讓產品一般涉及資產證券化,政策并不允許以網貸產品的形態(tài)進行發(fā)售。此類產品一般屬于私募性質,需向合格投資人發(fā)售,要滿足私募產品的監(jiān)管要求,比如單個產品投資人不能超過200個,因此需要根據產品規(guī)模、風險等設置投資門檻。
底層資產不明
值得一提的是,樂視金融旗下多款產品底層資產十分不明晰。根據樂視金融項目詳情顯示,樂享其成532期5號的產品為低風險,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為重慶樂視商業(yè)保理有限公司轉讓的應收賬款收益權。受讓人通過出資購買應收賬款收益權,享有到期由應收賬款債務人支付的相應本息。標的基礎資產是基于原始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真實的貿易往來,原始債權人通過向債務人提供電子產品及服務,享有對債務人的應收賬款。
但具體融資方是哪家企業(yè)投資人并不清楚。根據銀監(jiān)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平臺“不得開展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托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債權轉讓行為”,“不得自行發(fā)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此外,銀監(jiān)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也要求平臺公布借款人基本信息,包含借款人主體性質(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借款人所屬行業(yè)、借款人收入及負債情況、截至借款前6個月內借款人征信報告中的逾期情況、借款人在其他網絡借貸平臺借款情況;項目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等。
除了尊享理財的產品底層資產不明外,樂樂高項目同樣存在此類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查看樂樂高產品說明書,里面并未提及產品的具體投向。在投資標的一欄寫道:“投資標的指轉讓方投資并向受讓方轉讓的基礎資產或其他可轉讓的資產?!被A資產到底是什么?項目說明書只字未提。此前,北京商報記者向樂視金融發(fā)送了采訪提綱,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尚未得到回應。
網貸天眼研究團隊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樂視金融產品在信息披露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xié)會發(fā)布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絡借貸》定義并規(guī)范了96項披露指標,其中強制性披露的指標65項,鼓勵性披露指標31項。其中,從業(yè)機構應在每筆借款項目發(fā)布時,披露項目簡介、項目風險提示、資金用途、還款保障措施等,若借款人為自然人,從業(yè)機構應該披露借款人的姓名、證件號碼、借款用途、平臺逾期總金額等,這是比較基本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不到位,加上沒有銀行存管,難免會被投資人質疑資金流向。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銀監(jiān)會8月25日發(fā)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對網貸需要披露哪些信息,如何披露等進行了更明確的規(guī)范。
存關聯融資嫌疑
由于底層資產不明晰加上資產提供方為樂視金融兄弟公司,樂視金融涉嫌關聯融資嫌疑,且樂視金融與資產提供方法定代表人均為同一人,也涉嫌自融。
工商信息顯示,尊享理財產品資產提供方重慶樂視商業(yè)保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成立于重慶市江北區(qū),股東為樂視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金杰。值得一提的是,樂視金融的法定代表人同樣是金杰。
一位互金資深人士質疑道:“樂視金融兄弟公司做的是供應鏈融資,在樂視集團拖欠多家供應商應收賬款的當下,樂視金融到底在為誰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樂樂高產品同樣存關聯交易嫌疑。樂樂高產品提供方為橄欖樹資產管理(嘉興)有限公司,為樂視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控股,法定代表人同樣為金杰。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表示,樂樂高產品有一定的關聯融資嫌疑,不過目前P2P網貸的監(jiān)管主要針對自融劃了紅線,對關聯融資的監(jiān)管并沒有明確。網貸天眼研究團隊認為,自融是指平臺將出借人資金留做自己使用的做法。樂樂高產品提供方橄欖樹資產管理(嘉興)有限公司主要由樂視控股,但是無法判斷底層資產的借款方是否是樂視金融或其關聯公司。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則認為,樂視金融部分產品交易標的資產為重慶樂視商業(yè)保理有限公司轉讓的應收賬款收益權,系其兄弟公司的應收賬款收益權,這種產品涉嫌關聯交易融資。由于法定代表人均為同一人,存在一定的自融嫌疑。在自融平臺中,項目難以做到有效風控,資金監(jiān)管不明,投資風險較大。
近日,也有消息稱,樂視金融將并入樂視上市體系。于百程認為,樂視金融并入樂視上市體系還需要一系列的條件,包括樂視網監(jiān)管方、股東大會批準等。如果最終并入上市體系,且上市公司發(fā)展良好,那么對樂視金融的融資和發(fā)展會有積極意義。
王德怡表示,如果并入上市體系,對樂視金融而言,有利的一面是其可以借助于上市公司的背景和實力,借力發(fā)展壯大;不利的一面是作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其業(yè)務要接受監(jiān)管部門更嚴格的審核,對其業(yè)務合規(guī)性要求更高,原來從事的一些可能違規(guī)的業(yè)務將不能繼續(xù)開展,影響了業(yè)務的靈活性。
- 馬云現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據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 2022年加密貨幣“殺豬盤”涉案金額超20億美元 英國銀行業(yè)祭出限額措施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