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保監(jiān)會就《信用保證保險業(yè)務監(jiān)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對保險公司對接網貸業(yè)務進行規(guī)范,要求保險公司開展網貸平臺信保業(yè)務,應對合作的網貸平臺制定嚴格的資質準入要求?!兑庖姼濉芬?,保險公司開展網貸平臺信保業(yè)務,不得與不符合互聯(lián)網金融相關規(guī)定的網貸平臺開展信保業(yè)務;且《意見稿》與網貸暫行管理辦法的限額令進行了一定掛鉤。即不得存在以下行為:為單戶投保人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自留責任余額超過500萬元,單戶投保人為自然人的自留責任余額超過100萬元等。
此外,《意見稿》要求保險公司與網貸平臺應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保險公司開展網貸平臺信保業(yè)務,應按照互聯(lián)網保險業(yè)務的相關規(guī)定,做好保險產品及服務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保險公司應要求合作網貸平臺公布由保險公司統(tǒng)一制作和授權的保險產品重要信息,避免網貸平臺進行虛假、誤導宣傳。
隨著《意見稿》的出臺,20余家引入履約保證保險的網貸平臺和承保的保險公司面臨自查自糾、進而依規(guī)定整改的局面。
已有20余家網貸平臺引入履約險
所謂履約保證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向履約保證保險的受益人(即債權人)承諾,如果被保險人(即債務人,P2P借貸關系中專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guī)定履行還款義務,則由該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約定承擔賠償責任。履約保證保險本質上是一種信用保險,涉及到P2P核心風險即資金與收益的安全,對P2P平臺而言是一種強有力的增信。
據觀察,網貸引入保險最早出現于2015年。迄今有20余家平臺引入履約保證保險,包括陸金所的“穩(wěn)盈-安e+”產品引入平安產險的履約險,小馬金融、米缸金融與天安財險合作,宜信與國壽財險北分合作等。履約保證保險之外,業(yè)內常見的還有“賬戶安全險”等,即保險人對投保人賬戶安全進行承保的一種保險形式。
與第三方擔保相比,雖然履約險借助了擔保的概念,實際上保險和擔保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保險建立在大數法則、風險控制、互助互利基礎之上,而擔保從某種意義來說是一對一的一種保障。雙方的合作也同樣建立在算法之上。如履約險不會對全部借款項目進行承保,而可能限定為某類別的優(yōu)質資產,不同風險評級的資產投保費率也不盡相同。
保監(jiān)會已就“未穿透金融產品底層風險”承保進行排查
履約保證保險一定安全嗎?2016年底僑興私募債事件曾引大眾發(fā)對金融產品引入保險“是否安全”的普遍關注。該事件中,眾安保險和浙商財險分別作為招財寶個人貸、僑興私募債的保險人,在違約發(fā)生后,眾安保險聲稱在等待浙商財險的審核,而浙商財險表示招財寶個人貸產品不歸其承保,二者的賠付職責未能在約定期間內完成履約。
進入2017年,保監(jiān)會也對保險公司參與網貸平臺信用保證保險給出了風險提示。4月下旬,保監(jiān)會曾發(fā)布《中國保監(jiān)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業(yè)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嚴控信用保證保險業(yè)務風險。保險公司要對信用保證保險開展穿透式排查,重點關注承保不能直接穿透底層風險的金融產品、各類收益權或債權轉讓質押變現、網貸平臺融資等行為的信用保證保險業(yè)務,全面摸清風險底數,合理估算風險敞口。各家保險公司應審慎開展網貸平臺信用保證保險業(yè)務。
在去年12月底保監(jiān)會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互聯(lián)網平臺保證保險業(yè)務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中要求,保險公司開展互聯(lián)網平臺保證保險業(yè)務,累計承保的保險責任余額不得超過保險公司凈資產的3倍。投保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單戶累計最高承保金額不得超過500萬元;投保人為自然人的,單戶累計最高承保金額不得超過100萬元。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馬云現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據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 2022年加密貨幣“殺豬盤”涉案金額超20億美元 英國銀行業(yè)祭出限額措施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