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X1
要說一項汽車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與革新,通常是在人類不滿足于現(xiàn)狀,或者一部分人首先判斷出未來的走勢而與之改變的。然而對于復雜的汽車工業(yè)而言,雖然現(xiàn)今最前沿的熱門話題都放在了自動駕駛上,但在真正的無人駕駛到來之前還有一項更加迫在眉睫的話題,那就是新能源大戰(zhàn)。因為,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讓一匹馬跑得更遠,卻要讓它吃得更少。
有行業(yè)內人士預測,在2018年,同款車型中,每賣出四輛汽車,其中一輛就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所以證明,豪華車未來的較量1/4的重心將轉移到新能源這個領域中。不過從新車型推出的節(jié)奏上看,仿佛有一個豪華品牌已經占到了先機。
這個月,由華晨寶馬已經量產版的插電式混動X1正式公開亮相,并宣布在年底正式在國內上市。
然而雖然看似只推出了一款向新能源邁出一小步的X1,但同時證明了誰率先進入了合資品牌真正意義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其實,本就電動車市場來說,雖然有很多品牌都在暢想未來,然而落到實處的并不算多,我們并不認為畫一個餅的做法不切實際,原因在于大家都在觀望與不斷的驗證這個領域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
所以,在螃蟹理論依舊成立的今天,由華晨寶馬量產的X1扮演了首當其沖的角色,不僅證明了華晨寶馬最前沿的技術實力,從而也為許多城市的購車帶來了實惠。以上海為例,目前上海一塊個人牌照拍賣價差不多8萬元,并且如果待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上市時能成功申請到新能源補貼政策,那么上海人民每購一輛車將直接節(jié)約10萬元以上,并且還不用等待中簽,如果這款新能源X1按預測的40萬元,那么相當于用購一款18Li的價格就能買到一款插電式混動X1。此外,在北京、杭州等一些限購的城市,這款車將不受到任何的阻攔。
那么除了國家扶持政策之外,這款X1xDrive 25Le究竟強在哪里?值得去購買么?
從外形上看,BMWX1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多出運用了寶馬全新的電動設計配色,比如中網和LOGO使用了藍色的設計,并且在輪轂蓋上也使用了與i3、i8相同的造型,而在車尾貼上了xDrive 25 Le。
而重點的核心技術在于這款的內部,在這輛X1xDrive 25 Le的內部卻隱藏了一個可以媲美i8的動力組合裝置。眾所周知,i8之所以動力強勁是因為擁有兩顆心臟,傳統(tǒng)汽油機為后輪提供動力,而電動機為前輪提供動力,所有讓這款車可以以多種姿態(tài)組合成最完美的操控。然而這輛國產的X1xDrive 25 Le就采用了i8的這套設計,唯一不同的是,傳統(tǒng)汽油發(fā)動機為前輪提供驅動力,而電動機負責后輪的驅動,這樣帶來的好處還有就是整個電池部分不占用后備箱的空間,并同時達到最理想的四驅狀態(tài)。
動力上,位于前軸的1.5升汽油發(fā)動機采用了最新的寶馬渦輪增壓技術,最大輸出功率100千瓦,峰值扭矩達到220牛米,匹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保證了行駛平穩(wěn)流暢。而位于后軸的電動機則可以輸出最大70千瓦的功率,并在啟動瞬間就可以達到165牛米的峰值扭矩。另外,搭載的eBoost功能可以讓兩套動力系統(tǒng)輸出385牛米的峰值扭矩,百公里加速只需要7.4秒就可以完成。
面對新能源市場,我們最新得到的消息是,9月10日奧迪正式宣布在2017開始投產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車型。此外,奔馳展示了他們的第一款C級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C350Plug-In Hybrid,遺憾的是,這款車短期內只會在美國市場投放。然而對于爭分奪秒的中國汽車市場而言,寶馬此次算是厚道了一回,雖然這種舉措看似比投產傳統(tǒng)高銷量車型更為任性,但無疑讓它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探路者,而在這里,當然我們依然期待這款X1xDrive 25 Le能在年底上市時給我們帶來一個驚喜的價格。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