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 歐陽明高
1月11-1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 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本次論壇以 “汽車革命與交通、能源、城市協同發(fā)展”為主題,圍繞汽車零排放和電動化變革、能源轉化及傳統(tǒng)能源公司轉型、未來交通和出行變革圖景、下一代汽車關鍵技術發(fā)展、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趨勢、核心供應鏈培育、汽車生產組織方式變革、國際創(chuàng)新對接、產業(yè)政策調整等熱點問題進行研討。
在12日進行的全球零排放與全面電動化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zhí)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發(fā)表了主題演講。
目前,日本、美國和歐洲正在全力研發(fā)新一代固態(tài)電池。歐陽明高認為,鋰離子電池具有成為動力電池主流技術的潛質和前景,但瓶頸是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不高。從長計議,需從改善電池本證安全性出發(fā),發(fā)展新型固態(tài)電解質技術。
“我國電池產業(yè)取得暫時優(yōu)勢,但國際競爭壓巨大,需全力追趕固態(tài)電池前沿技術?!?歐陽明高說道。
研究結果顯示2025年,電池系統(tǒng)價格將達到100美元/千瓦時左右: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計算,純電動汽車與燃油車相比將具有性價比優(yōu)勢。
歐陽明高認為,2022年國六標準將全面實施,燃油汽車成本將提升可能使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的性價比拐點提前到來。
此外,歐陽明高表示,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技術路線優(yōu)于內燃機和常規(guī)混合動力技術路線,燃料電池和純電動技術路線的比較則取決于一次能源的來源。燃料電池和純電動汽車比較的成本平衡點是乘用車500公里左右,商用車100公里左右。氫燃料電池系統(tǒng)更適合代替柴油機,鋰離子電池系統(tǒng)更適合代替汽油機。
歐陽明高稱,燃料電池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的產業(yè)進程約晚10年,但到2025年燃料電池將基本成熟,規(guī)?;茝V累積將達到5-10萬輛,2030年新一代氫能源技術取得突破。
同時,歐陽明高表示,2025年將是全方位突破的關鍵轉折點,包括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智能化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