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車訊
林肯汽車總裁喬伊·法羅蒂科
據(jù)歐洲汽車新聞網(wǎng)報道,林肯汽車公司預計,由于中美貿易爭端,到2020年,該公司在全球的年銷量將達不到30萬輛的目標。
林肯汽車總裁喬伊·法羅蒂科(Joy Falotico)表示,由于美國出口中國的成本上升,該品牌正在放棄2014年由前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設定的目標。目前,林肯將MKZ、MKC、Nautilus、Continental和Navigator出口到中國,并計劃于2019年開始在當?shù)厣a相關車型。
法羅蒂科在洛杉磯汽車展間隙接受采訪時表示:“考慮到關稅形勢和不穩(wěn)定因素,我認為(銷量)不是我們目前的目標。當價格等式發(fā)生重大變化時,就不會再去爭奪銷量。”
今年7月,中國將包括汽車在內的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40%,以對美國提高關稅進行反擊。此舉損害了林肯在中國增長的雄心。
除了關稅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了30萬輛目標的落空:整個美國奢侈品行業(yè)的銷售額在10月份下降了0.5%,而林肯汽車故意減少了在美國的銷量。這是福特新戰(zhàn)略的一部分,該戰(zhàn)略優(yōu)先考慮利潤豐厚的車型,而不是追求銷量。
“我們希望通過健康的銷售實現(xiàn)盈利增長,” 法羅蒂科說道,“成交量對規(guī)模很重要,但我們在尋找健康的交付量,而不是造出汽車然后打折出售?!?/p>
菲爾茲在2014年成為福特首席執(zhí)行官后不久就設定了2020年銷量30萬輛的目標,當時他以50億美元的投資啟動了林肯品牌的復興計劃。林肯的銷售額已從當年的約10萬輛增長到2017年的18.8萬輛,但今年其在美國的增長已經(jīng)停滯,可能會結束連續(xù)四年的全球銷售增長。
在今年的洛杉磯車展上,林肯全新一代飛行家(Aviator)正式發(fā)布。法羅蒂科認為,飛行家代表了林肯品牌的最佳品質,標志著林肯車輛向前發(fā)展的方向,它提供優(yōu)雅,輕松的駕駛性能和無與倫比的舒適感, 真正體現(xiàn)了林肯未來的前景。
隨著新車的到來,法羅蒂科并沒有對最終達到30萬的目標“打折”,只是沒有在菲爾茲設定的2020年之前完成這一銷量。
她表示,林肯飛行家擁有非常大的市場上升潛力,而看到Continental車型在中國市場同比增長也很高興,但鑒于面臨的種種挑戰(zhàn),30萬的目標可能會被推遲一下。
全新飛行家,作為林肯打算在中國推出的三款SUV車型之一,將于明年下半年在中國上市。
中國成增長引擎 林肯國產化或提速
可以看到,中國市場在林肯完成30萬的銷量目標中是一股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根據(jù)林肯公布的數(shù)據(jù),2018年1-10月份林肯在中國累計銷售新車44,369輛,同比增長3%。在2018年市場充滿挑戰(zhàn)的情況下,林肯品牌實現(xiàn)了逆勢增長。林肯亞太及中國區(qū)總裁毛京波曾表示,林肯品牌銷量到年底將會達到3%-5%的增長。
福特一直希望通過中國來重振林肯品牌,而在這一過程中國產化就是一項自然而然的選擇。福特原本計從2019年末開始在中國生產林肯車型。不過,現(xiàn)在其正在試圖將這一時間點提前,哪怕只是提前一點點,這樣可以避免貿易爭端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加快林肯的銷量。
法羅蒂科透露稱,林肯正在尋求加快在中國國產化的進程。但同時她也稱,這是一件大事,原定的中國國產計劃估計不會有很大變化。
按照此前透露的消息,林肯計劃至2022年在中國實現(xiàn)5款新車國產化,以降低成本和增加銷量。其中,新飛行家 2019年國產,新MKC和MKZ緊隨其后。新Nautilus 2021年國產。(李樹生)
(責編:牛建峰)
- 上汽大眾與華為終端簽約,“尚界”真的要來了?。?/a>
- 方程豹豹5智駕版上市,搭載比亞迪“天神之眼”及華為“乾崑智駕”兩大高階智駕系統(tǒng)
- 比亞迪華為聯(lián)合發(fā)布豹5智駕版上市,方程豹開啟全民智能硬派新時代
- 李彥宏:百度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今年至關重要
- 國際市場高歌猛進!比亞迪在巴西、墨西哥等國榮膺純電和插混銷冠
- 加配不加價,智駕“卷”出新高度!宋L EV智駕版18.98萬元起
- 特斯拉股價大跌6%!分析稱受比亞迪智駕戰(zhàn)略影響,而馬斯克多線作戰(zhàn)分散精力
- 李彥宏:自動駕駛比人開車安全十倍,蘿卜快跑出險率僅為人類1/14
- 強漢智駕完全進化!漢家族智駕版售價16.88萬元起,標配天神之眼高階智駕
- 唐DM-i智駕版上市:標配高階智駕,售價17.98萬起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