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人工智能3月30日 微軟已經年近50,經歷過起起落落,如今又憑借AI站在了時代潮頭。
1970年代微軟引領PC革命,1980年代和90年代成長為科技巨頭。
隨后微軟卷入反壟斷訴訟,在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的帶領下走向平庸,2000年之后的10年里微軟失去光環(huán),不再耀眼。
2014年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成為微軟掌門人,隨后微軟穩(wěn)步而緩慢走向復蘇,它不再依賴Windows,大膽下注云計算。
微軟擊敗競爭對手靠的不是創(chuàng)新技術,而是利用云計算、Office、Windows等已有技術。沒有人指望微軟帶來巨大變革,也沒想到它能成功。
慢慢的,在世人的印象中微軟退化成一家“公共事業(yè)單位”,直到ChatGPT橫空出世。作為OpenAI的投資者,有了ChatGPT后,微軟重新成為科技寵兒,成為AI領導者。
失敗的數字助手Cortana
轉變并非一夜之間發(fā)生,而是醞釀了很多年。2014年微軟推出數字助手Cortana,與蘋果Siri、亞馬遜Alexa競爭,但Cortana從來沒有成功過。
2018年年末時亞馬遜已經賣了5000萬套Alexa智能音箱,微軟Cortana智能音箱的銷量可以忽略不計。
就在那一年,微軟將Cortana團隊從“AI研發(fā)部門”剝離,并入“體驗和用戶團隊”。年末時微軟Cortana副總裁Javier Soltero離職。種種跡象顯示,當時微軟已經認定Cortana作為獨立AI助手沒有未來。到了2020年,Cortana基本上已經被砍掉。
敏銳投資OpenAI
不過微軟并沒有放棄AI,納德拉似乎已經認識到Cortana、Siri、Alexa并不能代表AI的未來,生成式AI才是趨勢。
正因如此,Cortana從AI部門剝離后沒多久,微軟便向OpenAI投資10億美元,最近又追加投資100億美元。
納德拉不久前還警告數字助手團隊:“你們的工具像石頭一樣。不管是Cortana、Alexa、谷歌助手或者Siri,全都不好用。我們的產品本應該是信息的前沿產品,但它并不成功。”
為什么說生成式AI是未來?首先我們要簡單理解傳統數字助手和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是怎樣開發(fā)的,怎樣運行的。
Siri、Alexa、谷歌助手實際上是“命令-控制系統”,它們只能理解特定問題并回應,比如附近正在放什么電影、今天北京的天氣怎樣。這樣的數字助手相比ChatGPT有很大的局限性。ChatGPT更強大,它可以撰寫營銷方案,可以匯總文章,制作圖表,可以編程。
傳統數字助手的功能不如生成式AI,執(zhí)行新任務的能力也遠遠不及。蘋果前工程師John Burkey曾協助優(yōu)化Siri,他說,“將新的短語加入到Siri數據庫需要最多6周時間,太漫長了,因為要重建整個底層數據庫;添加新功能(比如增加新搜索工具)更加復雜,大約要一年。”
ChatGPT等聊天工具之所以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增加新功能,主要是因為它引入了大型語言模型技術。
重新站上科技潮頭
現在事實表明微軟拋棄Cortana、專注于AI聊天機器人是正確的選擇。谷歌已經推出Bard,其它企業(yè)也會跟進。
不久前微軟還介紹了用AI驅動的Copilot,它可以自己制作Office文檔,比如根據Word文檔制作PowerPoint幻燈片,在幻燈片中應用各種樣式和動畫,甚至可以根據會議記錄生成商業(yè)計劃書。
當然,目前的AI也可能吹捧過高,其革命性可能不如預期,畢竟聊天機器人還處在早期階段。即使是最新的GPT-4 Chatbot也有很多明顯缺陷。有時GPT-4明明不知道答案卻亂答一通。
但無論怎樣,生成式AI已經成為科技界熱門話題,微軟也成為了熱門話題背后的熱門科技公司,重新站上了前沿科技的潮頭。(小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