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三星在上海發(fā)布了Galaxy Note9國行版。此前,三星已經在8月9日在紐約發(fā)布了這款下半年的旗艦機。
讓我們看一下Galaxy Note9國行版的產品特色:
1. 6.4英寸1Super AMOLED全視曲面屏,2K分辨率;
2. 4000mAh大容量電池,提升巡航能力;
3. 128/512GB兩種存儲版本,可擴充到1TB;
4. 高通驍龍845移動平臺,目前的頂級處理器;
5. 獨有的“神筆”S Pen加入了遙控功能;
6. 相機加入智能場景識別技術,可識別出20種不同場景;
7. 與微信團隊合作采用CPU提頻等技術,提高使用流暢度;
8. 加入碳纖&液冷散熱系統(tǒng),搭配游戲AI引擎,優(yōu)化游戲體驗;
……
僅僅從以上8點來看,Galaxy Note9仍然無愧于“安卓機皇”的稱號,選擇在iPhone新品之前發(fā)布,也能夠吸引一部分高端用戶的注意力。
這一次,Galaxy Note9的國行版的價格還算給力,以下是與去年9月發(fā)布的Galaxy Note8的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同樣的存儲配置(6GB+128GB),Galaxy Note9國行版的售價要比去年9月發(fā)布的Galaxy Note8國行版便宜了389元,與Galaxy Note9美國版999美元的售價也基本持平。
老冀認為,三星還是挺重視中國市場的。三星電子移動通信部門的老大、總裁高東真親自蒞臨上海發(fā)布會,此前正是他在紐約發(fā)布了Galaxy Note9?!爸袊侨亲钪匾膽?zhàn)略市場之一……為了能夠更加了解和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我每個月都會來到中國?!备邧|真表示。
三星電子移動通信部門總裁高東真
不過,老冀感覺,如果只看中國市場,Galaxy Note9的發(fā)布固然能夠提振三星手機在高端市場的士氣,對于提升整體市場份額的幫助卻不會太大。目前,三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不足1%。
Galaxy Note9更大的用處,還是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市場與iPhone一較高下。根據(jù)知名研究機構IDC的統(tǒng)計,今年第二季度,三星智能手機的全球出貨量仍然高達7150萬部,雖然下降了10.4%,不過市場份額仍然高達20.9%,遠超老二華為的15.8%和老三蘋果的12.1%。
老冀也注意到,如今的三星除了希望鞏固自己在智能手機的老大地位之外,還將自己的未來瞄向了物聯(lián)網(wǎng)。高東真表示,“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增強現(xiàn)實,幾年前這些技術還只是新奇的概念。如今,我們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yè),將充分運用這些前沿技術,為大家?guī)砀觽€性化、更加流暢、且可以持續(xù)不間斷的智能數(shù)字體驗?!?/p>
為了這次上海發(fā)布會,三星遍邀媒體,除了例行的Galaxy Note9發(fā)布會之外,還專門在8月14日召開了名為“The New Bixby & IoT”的媒體溝通會,由此可見三星對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重視。
早在去年,三星推出了Bixby,將語音操控的交互方式發(fā)揚光大,目前主要支持韓語、英語和中文三種語言。之所以現(xiàn)在將Bixby 2.0版本命名為“The New Bixby”,正如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所言:“通過基于人工智能的革命性服務升級,The New Bixby將與三星自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實現(xiàn)前所未有的進步”。
三星電子中國區(qū)Bixby開發(fā)總負責人、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
以往,語音助手以APP為中心,只有安裝了對應的APP,語音助手才能操作,反之則不行。The New Bixby以云端服務為核心,通過AI技術實現(xiàn)語音操控,即使手機中沒有安裝相關APP,Bixby也同樣可以直接調用相關服務。對于用戶的復雜需求也可以通過平臺內部整合與調度一步直達,提供端到端服務。
在人機交互方面,基于Bixby上線后的各方反饋,專門針對用戶實際場景的優(yōu)化和工程擴展。針對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NLU)和對話管理技術方面進行了升級,The New Bixby的對話能力也進一步增強。對于用戶命令,The New Bixby不再是簡單的服從,而是感知當前場景,并通過多輪“對話”,確保用戶得到最想要的結果。就像和你的朋友或助理聊天一樣,一步步引導你完成使用。令The New Bixby能聽懂你所說,了解你的訴求,在輕松談話間執(zhí)行語音指令。
為了讓用戶體驗更上一層樓,The New Bixby擁有超強的個性化能力。通過學習用戶的日常使用習慣,其可更加精準地生成用戶畫像,讓每位用戶的Bixby都仿佛量身定制。同時還支持更豐富的場景感知,比如時間、地點、當前使用場景等。因此對于用戶的指令,The New Bixby可以結合當前場景,并給出適宜的推薦,懂你所想,快人一步。
為了更形象地展示The New Bixby的強大能力,張代君現(xiàn)場演示了幾個場景:
1. 手機用戶使用The New Bixby查找附近美食的時候,The New Bixby能夠根據(jù)用戶日常的偏好,推薦最符合用戶口味的餐館。
2. The New Bixby還能夠預判用戶下一步可能的動作。例如,當用戶說“看看今天的天氣”的時候,除了呈現(xiàn)今天的天氣預報之外,還會自動彈出“明天呢?”“這周呢?”兩個按鈕。
3. 智能引導。例如,當手機用戶說出“查一下火車票”之后, The New Bixby會一步步引導用戶,從而縮小火車票的查找范圍,直至完成訂票過程。
老冀發(fā)現(xiàn),The New Bixby除了自身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之外,也正在走向張代君所說的“平臺化”:The New Bixby秉承開放的態(tài)度,在未來會有吸引更多的三星及第三方設備的加入。The New Bixby將結合IoT技術,幫助用戶管理和控制IoT設備。
如今,三星還推出了“智能家居計劃”,將物聯(lián)網(wǎng)更加智能化。得益于Bixby人工智能技術的注入,同時基于大數(shù)據(jù)和深度學習,用戶通過“三星智家”APP,就可以實現(xiàn)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讓每臺設備不僅具備思考能力,還更懂用戶所需,比如空調可以根據(jù)不同家庭成員設置溫度或風向。此外還可為每臺互聯(lián)產品設置個性化的名字,讓設備如家庭成員一般,通過人工智能讓產品更懂你,實現(xiàn)人與設備更自然的交流。
目前,三星將提供手機、智能音箱、冰箱、電視等IoT入口級產品幫助用戶更早體驗到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服務。為了接入各行業(yè)合作伙伴的IoT產品,三星還開啟了“三星智家聯(lián)合定制計劃”與“三星智家生態(tài)伙伴計劃”。其中“聯(lián)合定制合作伙伴”將與三星推出聯(lián)合定制產品,進一步擴大三星智家物聯(lián)網(wǎng)設備的品類;而“生態(tài)伙伴”則為可接入三星智家更多更廣泛的第三方品牌產品,實現(xiàn)更全面的生活場景覆蓋。
在8月14日的“The New Bixby & IoT”的媒體溝通會之后,老冀還跟媒體一起,參觀了三星專門布置的家庭物聯(lián)網(wǎng)體驗屋。用戶通過向手機上的The New Bixby下達“起床了”、“回家了”、“播放視頻”等語音指令,就能夠調動家庭里的電視、空調、音箱、掃地機器人、鬧鐘、照明燈、窗簾等多種物聯(lián)網(wǎng)設備,完成一系列的動作。當然,有些指令也不一定需要手機,而只需要觸動家庭里部署的一些智能開關,甚至只需要走到附近就能夠執(zhí)行。
其實,三星還有個“秘密武器”這次上海發(fā)布會上并沒有展示,那就是前不久在紐約發(fā)布的三星首款智能音箱Galaxy Home,它同樣也會搭載The New Bixby,并成為智能手機之外的另一個家庭交互和控制中心。
再看那些同樣野心勃勃準備進軍家庭物聯(lián)網(wǎng)的硬件競爭對手,無論是蘋果還是華為,他們在硬件產品上的布局還沒有三星全,三星似乎已經占據(jù)了先機。不過,老冀認為,除了硬件產品足夠多、足夠全之外,要成為家庭物聯(lián)網(wǎng)的領導者,關鍵還需要平臺構建能力,能夠帶著眾多軟件開發(fā)者、第三方硬件廠商、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商、內容供應商等,大家一起玩起來。在這個方面,似乎還是蘋果、谷歌等美國廠商更有經驗,三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國無人機禁令升級?當?shù)乜茖W家率先“喊疼”:我們離不開大疆
- iQOO Neo10 Pro:性能特長之外,亦有全能實力
- 自動駕駛第一股的轉型迷途:圖森未來賭上了AIGC
- 明星熱劇、品牌種草、平臺資源,京東讓芬騰雙11的熱度“沸騰”了
- 一加 Ace 5 Pro明牌:游戲手機看它就夠了!
- 游戲體驗天花板,一加 Ace 5 系列售價 2299 元起
- 16個月沒工資不敢離職,這些打工人“自費上班”
- 怎樣利用微信小店“送禮”功能賺錢?
- 鴻蒙智行問界M9,中國豪華車的龍門一躍
- 科技云報道:人工智能時代“三大件”:生成式AI、數(shù)據(jù)、云服務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