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德邦快遞在北京召開戰(zhàn)略發(fā)布會。單從這次發(fā)布會的主題“大件快遞大有可為”來看,德邦快遞打算在大件快遞業(yè)務上施展拳腳。
在此之前,快遞行業(yè)內部已經有順豐和四通一達這幾家企業(yè),他們在小件快遞領域的爭奪戰(zhàn)如火如荼。這一次,德邦快遞以大件快遞業(yè)務切入,也可以算作主打差異化戰(zhàn)略的明智之舉了。
之所以給予這樣的評價,和當前用戶快遞需求不無關系。近年來電商蓬勃發(fā)展,老百姓的快遞需求更加多元。以網購為例,以往用戶通常都是網購一些小件商品,體積小,重量輕,便于送貨上門。如果想購買大件商品,比如家居、家電、建材,則通常會選擇線下門店。
隨著人們生活的日漸富足,很多人都在追求個性化的居家產品,他們更熱衷于在電商平臺購買大件商品,一則價格方面有優(yōu)勢,二則有更多個性化的選擇。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快遞行業(yè)在完成400億件快遞的基數上,業(yè)務增長率達28%。有咨詢公司預測,到 2020年,大家電、家裝等品類電商渠道滲透率將分別達到55%和25%,伴隨而來的就是快遞市場運輸貨量比例的改變:5-30kg增速將達到25%,居所有公斤段之首,而30-100kg公斤段增速將達到20%。
顯然,幾十公斤重的大件快遞將是快遞行業(yè)的一塊肥肉。
但是,肥肉擺在那里,卻并不是每家快遞公司都愿意去吃,也不是每家快遞公司能夠消化得了。原因非常簡單,幾十公斤重的快遞,投遞起來,實在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從用戶角度上講,購買大件商品,肯定希望快遞公司能夠送貨上門,但是一線的快遞員工本身就很辛苦,如果沒有專業(yè)的工具和健強的體魄,每件商品都用肩膀扛上樓,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盈利空間也有限。
另外,各家主流快遞公司在小件快遞方面已經輕車熟路,末端收派工具通常都是二、三輪電動車,根本無法運送大件貨物;在運營分揀上,小件專用分揀線非常成熟,半自動、全自動的技術已經全面普及,至于大件分揀,很多快遞公司都沒有成熟的配套系統。
正因為上述原因,很多快遞公司選擇“拒絕大件快遞”,君不見,在一些快遞旺季,為保證小件的客戶體驗,快遞公司往往通過拒絕大件的方式,保障全網正常運轉。這也就是行業(yè)內部所謂的“大件歧視”的由來。
痛點也就是機會。在7月2日的德邦快遞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有一個饒有趣味的畫面,一位德邦小哥展示了一件專業(yè)的工具。即便是幾十公斤重的大件快遞,他也能夠使用這個工具,輕松將快遞送上樓。
至于大件物品的運送,德邦快遞也頗具話語權。此前德邦快遞的零擔業(yè)務做的有聲有色,派送大件快遞根本無需進行運力的更新換代。
大件分揀方面,德邦快遞今年在試點了新一代大件快遞分揀系統,這個占地面積達到15680平方米的龐然大物,可以輕松分揀幾十公斤重的快遞,0-2Kg小件快遞分揀效率高達1.2-2.4萬件每小時,2-30Kg快遞分揀效率約為0.3萬件每小時,30-60Kg重型包裹分揀效率約0.1萬件每小時。后續(xù),這套系統將陸續(xù)向全國推廣。
這其實就是德邦22年大件運營的積累,包括技術、包括人力、包括各種軟硬件。跟那些專攻小件快遞的企業(yè)相比,德邦快遞在大件方面的優(yōu)勢得天獨厚。
不止于此,在本次發(fā)布會上,德邦快遞輪值CEO韓永彥宣布,德邦快遞將沿襲大件的基因及多年積累的基礎,在未來三年里,每年投入35億元,用于構建大件快遞的整個運營配送體系,打造大件快遞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德邦已基于大數據算法和IT技術,布局了智慧末端、智慧場站、智慧運力等三大系統技術,確保運營的高效度及友好性。
德邦快遞由來已久的大件服務基因、全鏈匹配的專業(yè)化設備、霧化覆蓋的服務網絡、高效的運輸網絡、全方位的安全保證以及領先行業(yè)的員工素養(yǎng)和激勵機制則內外兼顧,將充分保障大件快遞服務體驗。
看來,這一次,在大件快遞這一領域,德邦快遞是有備而來,而且勢在必得了。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為什么年輕人不愛換手機了
- 柔宇科技未履行金額近億元被曝已6個月發(fā)不出工資
- 柔宇科技被曝已6個月發(fā)不出工資 公司回應欠薪有補償方案
- 第六座“綠動未來”環(huán)保公益圖書館落地貴州山區(qū)小學
- 窺見“新紀元”,2021元宇宙產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廣州啟幕”
- 以人為本,景悅科技解讀智慧城市發(fā)展新理念
- 紐迪瑞科技/NDT賦能黑鯊4 Pro游戲手機打造全新一代屏幕壓感
- 清潔家電新老玩家市場定位清晰,攜手共進,核心技術決定未來
- 新思科技與芯耀輝在IP產品領域達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 芯耀輝加速全球化部署,任命原Intel高管出任全球總裁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