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發(fā)布了第11號令:
《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已經2016年11月1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務會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
2016年12月30日
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規(guī)范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以下稱駐地方機構)的新聞采編活動,加強駐地方機構的管理,促進新聞事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駐地方機構,是指依法批準的新聞單位設立的從事新聞采編活動的派出機構。
本辦法適用于下列新聞單位派出的駐地方機構從事新聞采編活動的管理:
(一)報紙出版單位、新聞性期刊出版單位;
(二)通訊社;
(三)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臺;
(四)新聞網站、網絡廣播電視臺;
(五)其他新聞單位。
第三條 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駐地方機構的監(jiān)督管理,制定全國駐地方機構的設立規(guī)劃,確定總量、布局、結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駐地方機構的監(jiān)督管理。
新聞單位負責其駐地方機構從事新聞采編等活動的日常管理,保障駐地方機構依法運行。
第四條 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從事新聞采編活動應當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
第五條 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從事新聞采編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yè)道德,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生活,確保新聞報道真實、全面、客觀、公正。
第六條 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從事新聞采編等活動受法律保護。
任何單位和人員不得干擾、阻撓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的正常工作,不得假冒、盜用駐地方機構名義開展活動。
第二章駐地方機構設立
第七條 國家對設立駐地方機構實行許可制度,未經批準不得設立,任何單位和人員不得以駐地方機構名義從事新聞采編活動。
新聞單位不得以派駐地記者方式代替設立駐地方機構從事新聞采編活動。
第八條 本辦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新聞單位設立駐地方機構應當符合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對駐地方機構總量、布局、結構的規(guī)劃,并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派駐地確有新聞采編需要;
(二)有健全的駐地方機構人員、財務、新聞采編活動等管理制度;
(三)有指導、管理駐地方機構的條件和能力;
(四)駐地方機構負責人具有新聞、出版、播音主持等專業(yè)的中級以上職稱或者有5年以上新聞采編、新聞管理工作經歷;
(五)駐地方機構有符合業(yè)務需要的持有新聞記者證的新聞采編人員;
(六)駐地方機構有滿足業(yè)務需要的固定工作場所和經費;
(七)國家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第九條 申請設立駐地方機構的報紙出版單位,僅限于每周出版四期以上的報紙出版單位,不包括教學輔導類報紙、文摘類報紙、高等學校校報等出版單位。
申請設立駐地方機構的新聞網站,僅限于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所辦中央重點新聞網站。
申請設立駐地方機構的新聞性期刊出版單位、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臺、網絡廣播電視臺,應當經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認定。
第十條 新聞單位在同一城市只能設立一個駐地方機構。
報業(yè)集團、期刊集團或者有多家子報子刊的新聞單位應當以集團或者新聞單位名義設立駐地方機構,其下屬新聞單位不得再單獨設立駐地方機構。
第十一條 新聞單位設立駐地方機構,經其主管單位審核同意后,向駐地方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其中,中央主要新聞單位設立駐地方機構,須先經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設立駐地方機構,經駐地方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網信主管部門審核,并經國家網信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向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第十二條 新聞單位設立駐地方機構,應提交申請書及下列材料:
(一)駐地方機構負責人、新聞采編人員等的基本情況及其從業(yè)資格證明;
(二)符合本辦法規(guī)定的駐地方機構人員編制或者勞動合同、聘用合同等證明;
(三)駐地方機構經費來源的證明;
(四)駐地方機構工作場所的證明;
(五)主管單位同意設立駐地方機構的證明;
(六)報紙出版單位出具報紙刊期的證明;
(七)新聞性期刊出版單位、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臺、網絡廣播電視臺出具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認定的證明;
(八)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出具國家網信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證明。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批準的,發(fā)放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許可證;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 駐地方機構名稱由新聞單位名稱和駐地方機構所在行政區(qū)域及單位名稱組成。
第十五條 駐地方機構的登記地址、聯(lián)系方式、負責人、新聞采編人員等發(fā)生變更,駐地方機構應當在變更后90日內到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
第十六條新聞單位終止其駐地方機構業(yè)務活動,應當在30日內到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辦理注銷登記手續(xù),交回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許可證。
第十七條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許可證由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統(tǒng)一印制,有效期6年。
第三章駐地方機構規(guī)范
第十八條 新聞單位應當在取得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許可證后30日內派遣新聞采編人員等到駐地方機構開展工作。
第十九條 新聞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新聞線索集中管理和統(tǒng)一安排采訪制度,規(guī)范駐地方機構的新聞采編活動。
第二十條 新聞單位應當建立規(guī)范的駐地方機構人員用工制度,簽訂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保障員工的薪酬、社會保障等各項權益。
第二十一條 新聞單位應當確保駐地方機構正常開展工作所需經費,不得向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下達經營創(chuàng)收指標、攤派經營任務、收取管理費等。
第二十二條 新聞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駐地方機構人員培訓和在職教育制度,提升從業(yè)人員素質。
第二十三條新聞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駐地方機構負責人任期、輪崗、審計、約談、問責等內部管理制度,對出現(xiàn)違法違規(guī)問題造成惡劣影響的,要撤換駐地方機構負責人并依法依規(guī)追究責任。
第二十四條 新聞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巡視檢查制度,定期開展巡視檢查,強化對駐地方機構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五條 新聞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社會監(jiān)督機制,公示駐地方機構及其負責人、新聞采編人員名單,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第二十六條 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不得以承包、出租、出借、合作等任何形式非法轉讓駐地方機構的名稱、證照、新聞業(yè)務等。
第二十七條 駐地方機構應當在批準范圍內從事與新聞單位業(yè)務范圍相一致的新聞采編活動。
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不得從事廣告、出版物發(fā)行、開辦經營實體等與新聞采編業(yè)務無關的活動。
第二十八條駐地方機構負責人應當落實國家有關新聞采編的管理規(guī)定,對本機構的新聞采編工作全面負責。
駐地方機構應當建立新聞采編工作記錄制度、自查評估制度。
第二十九條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不得有下列違法違規(guī)和違反職業(yè)道德的行為:
(一)編發(fā)虛假報道;
(二)有償新聞、有償不聞、新聞敲詐等;
(三)利用職務影響和職務便利要求采訪、報道對象及相關單位和人員做廣告、訂報刊、提供贊助等;
(四)其他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
第三十條 駐地方機構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立分支機構、聘用人員,不得與黨政機關混合設立,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在駐地方機構兼職。
駐地方機構負責人原則上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駐地方機構任職。
第四章監(jiān)督管理
第三十一條 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協(xié)調地方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對全國駐地方機構的監(jiān)督管理。
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負責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和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駐地方機構執(zhí)行本辦法情況的監(jiān)督抽查;負責督辦、查處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違反本辦法的重大案件;負責依法將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違反本辦法受到行政處罰的情形記入新聞采編不良從業(yè)行為記錄。
第三十二條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駐地方機構的日常監(jiān)督管理。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準入退出、綜合評估、監(jiān)督抽查、年度核驗、信息通報和公告等制度,負責查處本行政區(qū)域內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違反本辦法的行為。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應當向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定期報告駐地方機構準入退出、綜合評估、監(jiān)督抽查、年度核驗和公告等情況。
第三十三條 地方各級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社會監(jiān)督機制,受理對違反本辦法行為的投訴、舉報,并及時核實、處理、答復。
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發(fā)現(xiàn)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和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駐地方機構有違反本辦法行為的,可以對新聞單位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建議。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發(fā)現(xiàn)本行政區(qū)域內駐地方機構有違反本辦法行為的,可以對新聞單位相關負責人,或者駐地方機構負責人進行約談,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建議。
第三十五條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應當與網信主管部門建立協(xié)作機制,通報本行政區(qū)域內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駐地方機構準入退出、變更備案、年度核驗、案件查處等信息。
第三十六條新聞單位的主管單位應當督促所屬新聞單位及其駐地方機構執(zhí)行本辦法的各項管理規(guī)定,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所屬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的違法行為,并依法追究所屬新聞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三十七條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每兩年對本行政區(qū)域內駐地方機構統(tǒng)一組織年度核驗,重點核查駐地方機構下列內容:
(一)新聞采編工作情況;
(二)負責人、持有新聞記者證的新聞采編人員等變更情況;
(三)是否存在違反本辦法的行為及其處理情況。
第三十八條 駐地方機構應當按時將下列材料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進行年度核驗:
(一)駐地方機構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二)駐地方機構年度主要新聞報道目錄或者證明其新聞采編業(yè)績的有關材料;
(三)新聞單位對駐地方機構的年度評估報告;
(四)其他必需的有關材料。
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駐地方機構還應當提供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網信主管部門提出的審核意見。
第三十九條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告年度核驗合格的駐地方機構名錄;在年度核驗中發(fā)現(xiàn)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有違法行為的,應當依法處理;對不再具備行政許可法定條件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未按期改正的,應當依法撤銷行政許可。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
(二)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進行審批活動的;
(三)不履行監(jiān)督職責的;
(四)發(fā)現(xiàn)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五)干擾、阻撓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正常的新聞采編活動、妨礙輿論監(jiān)督的;
(六)其他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四十一條駐地方機構出現(xiàn)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責令新聞單位限期改正;新聞單位未按期改正的,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撤銷其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許可證:
(一)駐地方機構不具備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規(guī)定的許可條件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未在法定期限內開展工作的。
第四十二條 新聞單位及其駐地方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可以采取通報批評、責令公開檢討、責令整改等行政措施,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給予警告,可以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未在法定期限內辦理有關手續(xù)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未按規(guī)定開展工作、落實有關責任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駐地方機構負責人未按規(guī)定落實有關責任或者未建立有關制度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八條,未按規(guī)定參加年度核驗的。
第四十三條 新聞單位及其駐地方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可以采取通報批評、責令公開檢討、責令整改等行政措施,可以給予警告,可以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撤銷其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許可證:
(一)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向駐地方機構及其人員下達經營創(chuàng)收指標、攤派經營任務、收取管理費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非法轉讓駐地方機構的名稱、證照、新聞業(yè)務等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從事與新聞采編業(yè)務無關的活動或者從事違法違規(guī)和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違規(guī)設立分支機構、聘用人員,與黨政機關混合設立,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在駐地方機構兼職的。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擅自設立駐地方機構或者采取假冒、盜用等方式以駐地方機構或者駐地記者名義開展活動的,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予以取締,可以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經設立的駐地方機構,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由新聞單位持原批準文件到駐地方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換發(fā)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許可證。
第四十六條本辦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6日原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 萬通發(fā)展:終止收購索爾思光電60.16%股份
- 聯(lián)特科技預計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20.96%—334.25%
- 有方科技預計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65.41%
- 800G和400G高端光模塊銷售大增 中際旭創(chuàng)2024年凈利潤增長111.64%—166.85%
- 亞信安全:預計2024年實現(xiàn)扭虧為盈
- Arm發(fā)布芯粒系統(tǒng)架構首個公開規(guī)范,加速芯片技術演進
- 中國鐵塔擬新購一套應急無人直升機空中基站
- 427780臺 中國鐵塔啟動智能維護攝像機產品集中招標
- 規(guī)模267904臺 中國鐵塔啟動2025年自研邊緣網關合作伙伴招標
- 國家數(shù)據局聲明:未授權任何“數(shù)據要素×”相關有償活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