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消息(岳明)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 Expo China)昨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拉開帷幕,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期間舉行的“ICT中國高層論壇主論壇”發(fā)表題為《數字經濟新時代,通信技術新熱點》的主旨演講。
鄔賀銓表示,我們已經身處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數字經濟將驅動新型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并加速通信技術的新一輪創(chuàng)新。他認為,相關的技術創(chuàng)新聚焦于六個方面:第一是互聯網進入IPv6的主導期,第二是光纖通信進入F5G成長期,第三是移動通信開啟5G-A新周期,第四是工業(yè)互聯網進入IPv6的攻堅期,第五是向通用式AI演進的過渡期,第六是云網融合/算網協(xié)同進入青春期。
首先,互聯網進入IPv6的主導期。全球范圍內IPv4向IPv6的升級過渡已有多年時間,目前IPv6正朝著三個趨勢方向進行演進:一是IPv6升級正在加速,今年4月份全球IPv6活躍用戶占網民數的比例為35%,中國市場這一比例高了一倍,為71%。另外,現在IPv6從傳統(tǒng)的IPv4、IPv6的雙棧向IPv6-only單棧發(fā)展,這樣網絡過渡得更徹底,網絡也更簡單。此外,行業(yè)正在用廣闊的編程空間開發(fā)IPv6更多新能力,也即“IPv6+”,包括網絡編碼、網絡切片、靈活的以太網、確定性IP、新型組播、業(yè)務鏈、隨流檢測、應用感知等。
第二,光纖通信進入F5G成長期。目前提升光纖容量有三個方向可以發(fā)力:一個是提高單波長的波特率,二是未來在當前C頻段的基礎上疊加使用L頻段和S頻段,可以支撐的波長更多,并且可以發(fā)展少模多芯以及空心光纖等等。到現在為止,單纖容量在20年間提高了萬倍,目前單波長可以達到400G,單纖容量32T,接入可以達到50GPON。到今年4月份,我國100兆接入占寬帶用戶的比例達到94%,1000兆也達到19%,戶均接入的帶寬約為400Mbps。
第三,移動通信開啟5G-A新周期。到今年4月份,中國5G基站占全球比例的60%,占我們國家移動網絡比例的24.5%。目前5G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縣城城區(qū),網絡部署規(guī)模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現在5G開始進入投資回報期,但是移動運營商ARPU并沒有明顯提高。這是因為5G的能力還沒能帶動殺手锏的消費應用。5G-A成為被行業(yè)寄予破局希望的新技術,鄔賀銓認為這在邏輯上是合理的,因為包括XR、車聯網、工業(yè)應用、手機直連衛(wèi)星服務等,都需要進一步增強能力的5G-A來提供支持和實現更多可期回報的用例。
第四,工業(yè)互聯網進入IPv6的攻堅期。工業(yè)互聯網與5G結合,構建了一個數實融合的平臺。對于大企業(yè),可以搭建自己的企業(yè)私有云,對于中小企業(yè),則可以利用5G可以直接上云。對于企業(yè)而言,無需自建工業(yè)互聯網平臺,也不需要配企業(yè)大腦,就能實現數字化轉型所需要的云端以及AI的能力。利用5G控制面,可以根據企業(yè)需要,指定一部分企業(yè)的終端組成5G局域網,這個局域網利用IPv6的多歸屬特性,可以分流業(yè)務,外網的走外網,而企業(yè)內部的業(yè)務只在企業(yè)內部走,保證內部數據不離開企業(yè),實現在運營商公網上構建一個企業(yè)專用的VPN。
第五,向通用式AI演進的過渡期。第一代人工智能是1997年IBM深藍計算機戰(zhàn)勝國際象棋冠軍;第二代人工智能則以AlphaGo為代表,采用的是判別式;第三代將會是通用人工智能,實現知識和數據的雙輪驅動,把類腦加進去,未來單個模型有望通過遷移學習能支持多個業(yè)務。另外,現在人工智能深度神經網絡是一種比較粗放式的計算,所以功耗較大成本較高,未來通用人工智能能夠精準選擇節(jié)點,從而有效降低功耗和成本。人工智能現在在通信應用中已顯示出很好的前景,包括網絡優(yōu)化、空口優(yōu)化、切片編排、智能運維、綠色節(jié)能。
第六,云網融合/算網協(xié)同進入青春期。算網協(xié)同將打造算智融合平臺,現在很多企業(yè)有數字孿生、工業(yè)設計、視頻生成等需求,但不一定必須自構算力平臺和算力軟件。企業(yè)可以單純作為算力網的業(yè)務消費者,通過算力調度交易平臺連接另一方的算力網業(yè)務提供者,在深度學習框架和AI大模型的支撐下,通過IPv6網絡連到底下云平臺的IDC。IDC當中有大量的服務器,也即工業(yè)計算機和存儲,另外有交換機負責跨服務器和跨數據中心的數據調度,這就提供了算力平臺。同樣,在PaaS和SaaS算法支撐上,可以利用深度學習框架大模型,實現需要的云網協(xié)同、算網協(xié)同。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400G:骨干網的最新趨勢
- 三大運營商11月成績單:用戶數據增幅放緩
- 2025年數字錢包:重塑金融生態(tài)的領先應用
- 量子計算:商業(yè)世界的新前沿與設計思維的融合
- 什么是聚合交換機?
- 電池技術如何影響車輛性能
- 千家早報|庫克稱蘋果從未考慮過AI收費;OpenAI GPT-5“難產”:訓練6個月花費5億美元,已落后原計劃半年——2024年12月23日
- 中國電信再次出讓三家金融機構股權 價值規(guī)模近10億
- 中國移動無源器件產品集采:規(guī)模為1807.93萬件
- 中國移動分天線產品集采:規(guī)模為1588.82萬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