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消息(樂思)今日,國新辦舉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進展情況發(fā)布會。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出席會議并答記者問。
劉忠義(徐想 攝)
劉忠義指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財產安全,有的群眾被騙的傾家蕩產,有的企業(yè)被騙的停工破產,廣大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一些重點地區(qū)人員相互勾連,形成職業(yè)犯罪群體,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一些人員受蠱惑蒙蔽,出租、出售銀行卡、電話卡、支付賬戶給詐騙集團,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嚴重侵蝕了社會誠信根基。
他表示,一年來,盡管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案件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從打擊治理實踐看,電信網絡詐騙不是簡單的社會治安問題,而是復雜的社會治理難題。隨著打擊治理工作的不斷深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xiàn)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
一是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近年來,隨著信息社會快速發(fā)展,犯罪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傳統(tǒng)犯罪持續(xù)下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成為公安機關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盡管一年來此類案件在嚴打高壓態(tài)勢下出現(xiàn)下降趨勢,但發(fā)案仍在高位運行,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當前,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的電信網絡詐騙發(fā)案也呈迅猛增長態(tài)勢,特別是新冠疫情背景下,人們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進一步加劇了案件的高發(f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全球性的打擊治理難題。
二是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詐騙集團緊跟社會熱點,隨時變化詐騙手法和“話術”,迷惑性強,人民群眾很容易上當受騙。詐騙集團針對不同群體,根據非法獲取的精準個人信息,量身定制詐騙劇本,實施精準詐騙。公安機關發(fā)現(xiàn)的詐騙類型現(xiàn)在已經超過50種,其中網絡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是5種主要的詐騙類型。去年以來,先通過刷單返利騙取群眾信任,后引流至虛假投資平臺實施詐騙的案件高發(fā)多發(fā),發(fā)案和損失均在30%以上,被騙百萬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時有發(fā)生。
三是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詐騙集團利用區(qū)塊鏈、虛擬貨幣、AI智能、GOIP、遠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不斷更新升級犯罪工具,與公安機關在通訊網絡和轉賬洗錢等方面的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從通訊網絡通道看,利用虛假APP實施詐騙已占全部發(fā)案的60%,開始大量利用秒撥、VPN、云語音呼叫以及國外運營商的電話卡、短信平臺、通訊線路實施詐騙。從資金通道看,傳統(tǒng)的三方支付、對公賬戶洗錢占比已減少,大量利用跑分平臺加數字貨幣洗錢,尤其是利用USDT(泰達幣)危害最為嚴重。公安機關會同相關部門始終和詐騙分子斗智斗勇,不斷研究調整打擊防范措施,確保始終保持主動權。
四是跨國有組織特征日趨明顯。詐騙集團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呈現(xiàn)出多行業(yè)支撐、產業(yè)化分布、集團化運作、精細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征。集團頭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打著高薪招聘的幌子,誘騙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赴境外從事詐騙活動,目前在柬埔寨、菲律賓、阿聯(lián)酋、土耳其、緬北等國家和地區(qū),仍有大量犯罪團伙向我國公民實施詐騙活動。集團頭目通過境外聊天軟件,指揮境內人員從事APP制作開發(fā)、引流推廣、買賣信息、轉賬洗錢等各類違法犯罪,境內境外銜接緊密,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征日趨明顯。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MediaTek發(fā)布天璣8400 5G全大核智能體AI芯片,賦能高階智能手機
- 千方科技:擬以1.198億元受讓車聯(lián)網基金20%合伙份額
- 中國鐵塔:高同慶因年齡原因辭任公司非執(zhí)行董事等職務
- MediaTek發(fā)布天璣8400 5G全大核智能體AI芯片,賦能高階智能手機
- 榮耀官宣成為《哪吒之魔童鬧?!饭俜胶献骰锇?,2025魔法科技年貨節(jié)開啟
- 榮耀Magic7 RSR保時捷設計發(fā)布:大王影像升級,重塑影像創(chuàng)作與處理邊界
- VR和AR技術的未來趨勢:重塑互動與體驗
- 6G技術和頻譜需求:解鎖下一代無線連接
- 關于數據存儲的四個驚人事實
- 千家周報|上周熱門資訊 排行榜(12月16日-12月22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