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在商業(yè)領域同樣適用,許多公司外表看似繁榮,但其實已經顯露出衰落的先兆。《紐約時報》日前撰文,認為搜索巨頭谷歌現在就處于這種狀態(tài)。
谷歌的情況不能說不好,其營收和利潤每三個月就會創(chuàng)下新高,母公司 Alphabet 市值已經超過 1.6 萬億美元。谷歌產品和服務已經越來越深地扎根于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但許多焦躁不安的谷歌高管擔心,該公司正顯現出衰落跡象。
皮查伊領導風格“太軟”?
這些高管表示,谷歌的員工越來越直言不諱,公司人事問題往往會在公眾中引發(fā)爭議,果斷決策和偉大想法已經讓位于避險和漸進主義。許多高管已經或即將,并希望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這樣做的確切原因。
諾姆 巴爾丁 (Noam Bardin) 于 2013 年加入谷歌,當時谷歌收購了地圖服務公司 Waze。今年 2 月離開谷歌兩周后,他在博客文章中寫道:“我始終被問為什么現在選擇離開?我覺得更好的問題應該是,我為何會在這里待這么久?隨著公司風險承受能力的下降,創(chuàng)新只會變得更糟?!?/p>
15 名谷歌現任和最近離職的高管表示,谷歌的許多問題都源于該公司和藹可親、喜歡低調的首席執(zhí)行官桑達爾 皮查伊 (Sundar Pichai) 的領導風格。他們稱,谷歌正在遭受一家成熟大公司的許多困擾,包括冗余的高管結構、傾向于無所作為以及執(zhí)著于公眾的看法。
這些高管還稱,谷歌在關鍵業(yè)務和人事變動上行動遲緩,因為皮查伊會反復考慮決策,并推遲采取行動的時機。他們說,谷歌繼續(xù)受到內斗的沖擊,皮查伊試圖緩解這種輕卡的努力卻產生了相反的效果,導致問題更加惡化。
谷歌的一位發(fā)言人說,關于皮查伊領導能力的內部調查結果是積極的。該公司拒絕現年 49 歲的皮查伊置評,但安排了對 9 名現任和前任高管的采訪,以提供對他領導力不同視角的解讀。
谷歌前副總裁凱撒 森古普塔 (Caesar Sengupta) 說:“如果皮查伊能更快地做出決定,我們會感到更開心。盡管他幾乎所有的決定都是正確的,但這會讓人感到高興嗎?”森古普塔在谷歌工作了 15 年,曾與皮查伊密切合作,并于 3 月份離開。
谷歌正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同時應對來自國內外的監(jiān)管挑戰(zhàn)。左翼和右翼政客都對該公司表示出不信任態(tài)度,這使得皮查伊成為國會聽證會上的常客。就連皮查伊的批評者也說,到目前為止,他成功地駕馭了這些聽證會,而沒有激怒立法者,也沒有為批評者提供更多彈藥。
做決策時太浪費時間?
抱怨皮查伊領導能力的谷歌高管承認這一點,并表示皮查伊的確是一位深思熟慮、關心他人的領導人。他們說,谷歌現在更有紀律性和組織性,比六年前皮查伊接手時規(guī)模更大,運營更專業(yè)。
在皮查伊領導谷歌期間,谷歌的員工翻了一番,達到約 14 萬人,Alphabet 市值翻了兩番。對于一家已經發(fā)展到如此龐大規(guī)模的公司來說,看起來行動遲緩或不愿冒險讓它變得如此富有,這種情況并不少見。皮查伊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應對這一點。例如,在 2019 年,他重組了谷歌,并創(chuàng)建了新的決策機構,這樣需要他親自拍板的決策就更少了。
然而,成立于 1998 年的谷歌始終被這樣一種觀念所困擾,即它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在硅谷,招聘和留住人才是對一家公司前景的“全民公投”。其他科技公司的高管表示,說服谷歌高管放棄穩(wěn)定的七位數薪水,轉而在其他地方尋找機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容易。
皮查伊曾是麥肯錫咨詢公司的顧問,他于 2004 年加入谷歌,并迅速展示了如何駕馭一家充斥著自負和自滿情緒的公司的訣竅。2015 年,谷歌成為 Alphabet 旗下子公司,皮查伊接任谷歌首席執(zhí)行官。四年后,谷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拉里 佩奇 (Larry Page) 辭去 Alphabet 首席執(zhí)行官一職,皮查伊最終被晉升為母公司負責人。
2018 年,谷歌十多名副總裁試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警告皮查伊,該公司正在經歷重大的成長困難。他們認為,皮查伊在協(xié)調技術決策方面存在問題,但副總裁級別的反饋經常被忽視。據五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些高管中許多人已經在谷歌工作了十多年,他們寫道,谷歌做重大決定時浪費了太長時間,導致任何事情都很難及時完成。他們雖然沒有直接批評皮查伊,但傳達的信息很明確:谷歌需要最高層發(fā)揮更果斷的領導作用。
自那以后,在這封電子郵件上簽名的幾名高管相繼辭職,轉而到其他地方工作。職業(yè)社交網站 LinkedIn 的個人資料顯示,自去年以來,至少有 36 名谷歌副總裁離開了公司。谷歌大約有 400 名經理,構成了整個公司的領導骨干。谷歌表示,它對副總裁級別人才的流失率并不感到擔憂。過去五年來,這個數字始終保持穩(wěn)定。
招聘關鍵高管太拖拉?
在現任和前任高管中,一種常見的批評是,盡管皮查伊猶豫不決的領導風格往往讓人覺得這是一種穩(wěn)妥行事的方式,但最終卻會導致決策延遲甚至擱置。幾年前,谷歌高管提出收購 Shopify 的想法,以此在電子商務領域挑戰(zhàn)亞馬遜。但兩位知情人士說,皮查伊拒絕了這個想法,因為他認為收購 Shopify 的代價過于高昂。
但這些人表示,他們從來不認為皮查伊有興趣達成交易,而價格昂貴是個不錯的理由。Shopify 的股價在過去幾年里上漲了近 10 倍。谷歌發(fā)言人杰森 波斯特 (Jason Post) 澄清說:“我們從未認真討論過這次收購?!?/p>
一位前高管表示,該公司的避險情緒體現在一種在內部被稱為“食品儲藏室模式”的永續(xù)研發(fā)狀態(tài)上。團隊會將產品藏起來,以防競爭對手創(chuàng)造出新東西,同時谷歌可以迅速做出反應。
眾所周知,皮查伊在人事決定方面行動遲緩。2018 年,當谷歌提拔肯特 沃克 (Kent Walker) 擔任全球事務高級副總裁時,該公司開始尋找總法律顧問來接替他。谷歌花了 1 年多的時間才選擇了哈利瑪 德萊恩 普拉多 (Halimah DeLaine Prado),而她在該公司法律團隊長期擔任二把手。
幾位知情人士說,普拉多在最初提供給皮查伊的候選人名單中排在首位,但皮查伊要求看到更多的名字。他們說,詳盡的搜索花了很長時間,以至于在行業(yè)獵頭圈中成了一個笑話。皮查伊不愿對谷歌的員工隊伍采取果斷的調整措施,這一點顯而易見。
2020 年 12 月份,谷歌 Ethical AI 團隊聯(lián)合負責人、谷歌最知名的黑人女性員工之一蒂姆尼特 格布魯 (Timnit Gebru) 表示,她被解雇的原因是,她批評了谷歌雇傭少數族裔的做法,并撰寫了一篇研究論文,強調了谷歌 AI 技術存在的固有偏見。起初,皮查伊選擇置身事外。
在 2000 名員工簽署請愿書抗議格布魯被解雇后,皮查伊發(fā)布電子郵件,誓言要恢復失去的信任,但同時繼續(xù)宣揚谷歌關于格布魯沒有被解雇的觀點。格布魯對此表示,這并不是道歉,給人的印象更像是敷衍員工訴求的公關之舉。
谷歌信托和安全集團前工程總監(jiān)大衛(wèi) 貝克 (David Baker) 辭職,以抗議格布魯被解職。他表示,谷歌應該承認自己犯了一個錯誤,而不是試圖挽回面子。在谷歌工作了 16 年的貝克說:“谷歌在多樣性問題上缺乏勇氣,這最終沖淡了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情。谷歌在財務上越安全,它就越厭惡風險。”
在做重大決策時不含糊?
接受采訪的高管們表示,許多針對皮查伊的批評可以歸因于,谷歌的員工數量比過去多得多,要維持谷歌直言不諱的文化是一項巨大挑戰(zhàn)。該公司最資深的技術主管之一路易斯 巴羅佐 (Luiz Barroso) 表示:“我認為沒有人能像皮查伊那樣處理這些問題?!?/p>
阿帕娜 金納普拉加達 (Aparna Chennapradada) 曾是谷歌副總裁,今年 4 月離開谷歌,負責 Robinhood 交易應用的產品開發(fā)。她說,皮查伊始終強調,不要表現得像個角落辦公室的“救世主”,即超凡脫俗、專制的老板,他們在科技行業(yè)經常被浪漫化,但也可能成為職場毒瘤。金納普拉加達還說,皮查伊還做出了許多艱難而不受歡迎的決定,比如削減對公司沒有太大幫助的“虛榮項目”。
谷歌高管表示,皮查伊強調的是管理團隊,而不是自我意識,這導致他的副手們在沒有他的情況下做出了更多決定。但在可能最重要的時候,他表現得尤為果斷: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美國蔓延,他命令員工開始在家工作。
谷歌副總裁薩米爾 薩馬特 (Sameer Samat) 說,收購活動追蹤公司 Fitbit 的談判花了大約一年時間,皮查伊努力幫助解決交易各個方面遇到的問題,包括如何整合公司、產品計劃,以及打算如何保護用戶數據。皮查伊發(fā)現了沒有被充分考慮到的潛在問題。收購 Fitbit 的交易于今年 1 月完成。
薩馬特說:“我可以看出,這些多重討論會讓人覺得我們做決定很慢。但現實情況是,這些都是非常重大的決定。”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中國移動2024年一級集采供應商分級評定:A級35家,B級97家
- 劉正利任中國移動財務公司董事長,王濤任首席合規(guī)官
- 美的樓宇科技美控智慧建筑:空間場景智能低碳方案實踐與革新
- 沃達豐完成80億歐元意大利子公司出售 重塑歐洲業(yè)務又進一步
- 之江實驗室公開一項量子糾錯專利
- 沃達豐完成80億歐元意大利子公司出售 重塑歐洲業(yè)務又進一步
- 12種最常用的物聯(lián)網協(xié)議和標準
- 關于數字化轉型的10個常見問題:您需要了解的一切
- 2025年及以后值得關注的7大物聯(lián)網趨勢
- 2025年的云計算:我們是在構建未來還是重復過去?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