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2日早間消息,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研發(fā),目標是在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這款汽車可能將使用該公司自主開發(fā)的突破性電池技術。
自蘋果公司在2014年從零開始設計自己的汽車以來,其“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的進展一直都不夠均衡。蘋果一度放棄專注于軟件的策略,對自己的目標進行了重新評估。曾在特斯拉供職的蘋果公司資深高管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于2018年重返“泰坦計劃”,并于2019年將其團隊人員裁減了190人。
據兩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自那以來,蘋果公司已經取得了足夠的進步,現在該公司的目標是生產一款面向消費者的汽車。換而言之,蘋果公司的目標是面向大眾市場消費者生產汽車,這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mo等競爭對手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一直都在致力于生產面向無人駕駛叫車服務的機器人出租車。
另一位自稱看過蘋果公司電池設計的人士透露,該公司戰(zhàn)略的核心是一種可以“徹底”降低電池成本、并增加車輛續(xù)航里程的新型電池設計。
蘋果公司拒絕就其計劃或未來產品置評。
供應鏈相關挑戰(zhàn)
即使對蘋果公司來說,制造汽車也將面臨供應鏈方面的挑戰(zhàn)。雖然蘋果公司財力雄厚,每年生產數以億計的電子產品,其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地,但從未制造過一輛汽車。對比而言,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花了17年才最終實現持續(xù)盈利。
一位參與了“泰坦計劃”的人士表示:“如果地球上只有一家公司擁有這樣的(開發(fā)無人駕駛電動汽車的)資源,那很可能就是蘋果公司了。但與此同時,汽車畢竟不是手機。”
目前還不清楚蘋果品牌的汽車將由哪家公司代工生產,但消息人士表示,預計該公司將依靠制造合作伙伴來進行生產。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補充稱,蘋果公司仍有可能決定將“泰坦計劃”的范疇縮小到自動駕駛系統(tǒng),并將其開發(fā)的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生產的汽車整合到一起,而不是生產和銷售自有品牌的汽車。
兩名熟知蘋果公司計劃的消息人士警告稱,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的延誤,蘋果公司可能會將開始生產汽車的日期推遲到2025年或更晚。
激光雷達傳感器和電池技術
另外,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已經決定從外部合作伙伴那里獲取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一些元素,其中包括可以幫助汽車獲得道路三維視圖的激光雷達傳感器等。還有一位消息人士稱,蘋果公司開發(fā)的汽車可能會配備多個激光雷達傳感器,用于掃描不同的距離。這位消息人士稱,其中有些傳感器可能源自蘋果公司內部開發(fā)的激光雷達單元。在今年早些時候,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12 Pro和iPad Pro都配備了激光雷達傳感器。
此前曾有消息稱,蘋果公司與潛在的激光雷達供應商進行了談判,但也在研究自己的傳感器。
至于電池問題,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計劃使用一種獨特的“單電池”設計,通過取消容納電池材料的軟包和模塊來擴大單個電池,并釋放電池組內部的空間。這種設計意味著電池里可以裝入更活躍的材料,從而加長汽車的續(xù)航里程。這位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還在研究一種磷酸鋰鐵電池的化學成分,這種電池天生就不太可能過熱,因此比其他類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該消息人士在談到蘋果公司的電池技術時表示:“這種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會讓人有第一次看到iPhone那樣的感覺。”
一位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之前曾與麥格納國際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 Inc)就汽車生產問題進行談判,但隨著蘋果公司的計劃變得不明朗,雙方逐步結束了談判。麥格納國際尚未就此置評。
為了盈利,汽車代工廠商經常都會要求很大的產量,而對于在汽車領域中還是個“新手”的蘋果公司來說,即使以其公司規(guī)模,此事也可能會對其構成挑戰(zhàn)。知情人士稱:“每年需要生產10萬輛汽車,而且未來還需要提高產量,才能讓建設一座組裝廠具有可行性。”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中國電信再次出讓三家金融機構股權 價值規(guī)模近10億
- 中國移動無源器件產品集采:規(guī)模為1807.93萬件
- 中國移動分天線產品集采:規(guī)模為1588.82萬面
- 訊飛中標沈陽市大東區(qū)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
- 中國衛(wèi)通集團轉讓中衛(wèi)普信20%股權
- 中國移動5G大功率(2.6G單頻)直放站設備集采:京信、銳捷等6家中標
- 天翼云擊敗聯(lián)通數科,中標天津軌道云項目
- 相愛相殺:三大運營商聯(lián)合中標山西省電子政務外網項目
- 北京聯(lián)通中標中信信托機柜租賃采購項目
- 中國聯(lián)通11月5G套餐用戶凈增127.8萬戶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