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消息(張海龍)四年前的今天,中國鐵塔正式成立。在成立的當時,中國鐵塔就確立了共建共享的目標。四年后的今天,中國鐵塔不僅實現了成立之初的目標,更是將共建共享進一步做大做強,實現了通信塔與社會塔的完美轉換與結合,不斷擴大鐵塔共建共享朋友圈。
共建共享 換來4G的中國速度
過去四年時間,中國鐵塔共累計改造及新建交付的鐵塔站址達到146.2萬,已投入運營的室分項目1.7萬個,涉及高鐵與地鐵57條。這意味著,中國鐵塔用四年的時間完成了過去30多年來行業(yè)建設的總量,讓我國在短短時間內便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絡。
與此同時,新建鐵塔共享水平從14.3%大幅提升至70.4%,三年來相當于少建鐵塔60.3萬座,節(jié)約投資上千億元,節(jié)約土地占用近3萬畝,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國鐵塔扁平化、互聯(lián)網化的集約、高效的運行管理模式。據悉,中國鐵塔采取總分架構,一級管理,總部105人,89%的人員配置在生產一線,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鐵塔共有15000多名員工。這也意味著,中國鐵塔人均管理鐵塔126個,人均管理資產超過2100萬元,遠超美國鐵塔人均管理30個鐵塔水平。
此外,中國鐵塔還在運維、采購等方面采用互聯(lián)網、線上平臺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將共建共享拓展至全社會
在打造了行業(yè)內共建共享典范后,中國鐵塔還將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廣到整個社會,提出了通信塔與社會塔相互轉化的理念,進一步提升整個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
自2017年以來,中國鐵塔利用路燈桿、監(jiān)控桿、廣告牌、水塔等社會資源新建基站項目2萬個。同時,中國鐵塔積極開展跨行業(yè)開放合作,重點聚焦環(huán)保、地震、農業(yè)、軍隊等行業(yè)。今年,中國鐵塔分別與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兩大電網公司將向中國鐵塔開放輸電桿塔,支持通信基站建設,實現電力與通信行業(yè)資源共享;6月29日,中國鐵塔與中國鐵路總公司達成重要共識,將在前期成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更廣泛合作,實現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
此外,中國鐵塔還聯(lián)合南京、深圳、青島等地相關部門開展一桿多用試點,將通信基站、路燈、環(huán)境監(jiān)測、公安視頻監(jiān)控、LED廣告、充電樁、WiFi等多項功能整合在一個桿體上,探索出“多桿合一”的整合模式,促進資源高效集約利用。在海南省萬寧市,中國鐵塔海南分公司與當地交通部門聯(lián)合建設了35公里濱海信息化公路示范項目,公路沿線共建成44個通信桿塔與路政監(jiān)控桿“合一”的綜合桿塔。
即將上市 為共建共享注入新動能
隨著中國鐵塔模式漸入佳境,中國鐵塔完美的完成了三步走戰(zhàn)略的前兩步,中國鐵塔進入到第三步上市階段。目前,中國鐵塔已經向港交所提交IPO,不久便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而隨著5G建設即將開啟,這給本就資金緊張的中國鐵塔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而上市可以緩解資金壓力,并能幫助鐵塔多元化轉型。
據招股書顯示,中國鐵塔2017年營收686.65億元,稅前利潤26.85億元。2016年營收559.97億元,稅前利潤1.06億元。2015年營收88.02億元,稅前虧損47.46億元。
中國鐵塔前董事長劉愛力曾表示,如果鐵塔公司無法盡快上市,就不能及時解決債務、財務成本過高問題,會影響三家電信企業(yè)運營成本,直接損害三家電信企業(yè)利益,這就違背了改革初衷,失去了改革的意義。
通過上市將有效解決中國鐵塔資金問題,推動企業(yè)完善治理結構,對鐵塔進一步實現擴大共享,將“通信塔”與“社會塔”進一步拓展融合也將起到重大推進的作用。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對以中國鐵塔為代表的共享競合模式點贊:“我們要盡可能用市場化的辦法,使內部的效率提高,既搞產業(yè)鏈上的縱向整合,也在同行業(yè)之間做一些橫向的整合,使我們的資源能夠共享、服務更加優(yōu)質、價格能夠降下來,使得企業(yè)運行更加順暢,特別是對市場的反應更快。”
- 有源電纜(AEC)對光模塊更換的影響
- 一根光纖,多種轉變
- 2025年智能建筑趨勢:科技創(chuàng)新如何塑造未來工作空間
- 選擇最佳桌面交換機:千兆以太網選項指南
- 工業(yè)4.0為何不盡如人意?如何解決?
- 愛立信主導的電信API聯(lián)合體任命CEO,并正式啟用公司名Aduna
- 到2030年,邊緣計算將主導數據處理
- 千家早報|蘋果、谷歌、三星將接受智能家居產品的Matter認證;LG和三星為其電視添加微軟Copilot AI助手——2025年01月09日
- 新疆移動原副總經理劉英杰被決定逮捕
- Verizon與三星、聯(lián)發(fā)科試驗6CA技術:實驗室環(huán)境下行速率5.5Gbps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