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智能硬件3月12日 縱看全球市場,智能手機行業(y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這場疫情沖破了原本春節(jié)的銷售旺季,讓不少手機經銷商滯留庫存。根據(jù)中國通信院的數(shù)據(jù),今年2月份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為49.4萬部,遠低于1月份230萬部的銷量。
中國手機市場今年1月份和2月份的銷量分別為2036.6萬部、1398萬部,只占去年一季度總銷量的4成。盡管3月份以來復工復產已經陸續(xù)進行,但要想完全達到去年一季度的銷量似乎還是一個難題。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步入寒冬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對于手機企業(yè)來說影響更深。2月份的手機銷售渠道基本都是通過電商渠道,但由于各地多種快遞停運的原因,銷售數(shù)據(jù)也并不樂觀。
而在華為、小米、OPPO、vivo這些國產手機企業(yè)中,小米從去年開始就是最為推動5G手機生產的企業(yè)。在去年12月份就發(fā)布過低價5G紅米手機,1999元的價格打破了此前5G手機最低價的封鎖線。這不免讓人覺得小米在5G市場是否還要繼續(xù)延續(xù)性價比之路。
在2020年2月13日,小米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發(fā)布了小米10,從雷布斯整場直播的話語中更是在把小米10頻頻對標友商的Mate 30 Pro。
其實這點小米中國區(qū)總裁盧偉冰此前就已經表示過“從競爭的角度,小米品牌就是奔著H品牌去的,這個毫無疑問,米數(shù)字和MIX系列就是對標P/Mate和iPhone?!?/p>
而雷軍此后也曾公開稱“小米品牌手機已經放下對價格的限制,不惜一切追求極致體驗,全力以赴沖擊高端市場?!边@款小米10以3999元的價格起售,最高價逼近六千。
毫無疑問,小米手機已經走在高端化的路上。有行業(yè)人士表示相關原材料售價的上漲,5G手機成本下降速度要比之前預期的慢的多,再加上手機市場早已經擺脫了低價搶用戶的階段,小米高端化是形勢所迫但也是時局所需。
這并不是小米第一款沖擊高端市場的產品。此前小米MIX系列就率先承擔起這個責任,但最終仍然逃不過被性價比拖累的宿命,再加上對手不斷的降維打擊,讓MIX高端化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從2011年開始的小米1,一直到現(xiàn)在,基本上小米手機標準的配價就是1999元,低于大部分同類型品牌的定價讓小米在短時間迅速贏得關注,收割用戶的同時也為品牌以后的發(fā)展帶來了不利因素。
正是因為價格的限制,小米手機無法匹配高品質零部件,也無法去置辦現(xiàn)貨來銷售,基本上都是先開發(fā)布會后再根據(jù)市場反應去爬坡完成生產,這也是為什么小米手機型號在購買的同時經常缺貨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的原因。
即便是后來小米在向上走的道路中探索,包括小米8和小米9等產品,都沒辦法在高端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競爭對手在不斷根據(jù)市場需求推出性價比手機,這讓原本小米的根據(jù)地顯得岌岌可危,如果再不全面發(fā)力高端市場,只能任人魚肉。
此次恰逢十周年之際推出的這款小米10系列也算真正意義上小米品牌轉型的起點。但要突破用戶原本對小米的固有印象走高端之路,并非借助一部小米10就可以達成。
目前高端市場并不缺玩家,小米本身就是晚到者,如果不能再與其他的手機品牌進行差異化對比,展現(xiàn)出自己核心卻具備一定優(yōu)勢的功能,其實也很難進行突圍。
但小米沖擊高端的決議與勇氣是無法忽視的,作為5G將會迅速發(fā)展的一年,小米能否完全把握好這個風口成功轉型也是今年小米留給市場最大的看點。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預計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將達910萬部,華為占據(jù)半數(shù)份額
- Counterpoint:59%的受訪者計劃在一年內升級到Gen AI智能手機
- 美國ITC裁定聯(lián)想智能手機侵犯愛立信專利
- 英特爾高通隔空叫陣:兩大巨頭在較什么勁?
- IDC最新預測:2024年PC和平板電腦市場將增長3.8%至4.035億臺
- 蘋果Vision Pro頭顯即將登陸中國臺灣,12月17日正式發(fā)售
- 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首次遭遇季度下滑,三星旗艦機型表現(xiàn)不佳是主因
- HUAWEI Mate X6 震撼登場,折疊引領者,巔峰再跨越
- 五年持續(xù)領跑,華為折疊屏一步領先,一路領先
- 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3.2 英寸首發(fā)亮相,鴻蒙專業(yè)生產力體驗再升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