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見到剛剛從北京返寧的國畫家傅益瑤女士。一如既往的靚麗柔美,卻已經不動聲色地完成了一件大工程:歷時一年,完成長達14米的大型國畫長卷《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這是國內首次以長卷形式再現(xiàn)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的活態(tài)傳承現(xiàn)狀,15日在京舉行專家論證會,獲評“構思巧妙,布局合理,高潮迭起,是難得的藝術佳作。”揚子晚報記者馮秋紅
創(chuàng)作緣起
“這是為祖國文化做貢獻的機會”
即便在已經完成畫作后的現(xiàn)在,傅益瑤也仍然沉浸在激動中。“這是文化部立項的國家項目,是為祖國文化做貢獻的機會,我感到非常榮幸。把中國的風俗文化變成國畫畫面,還無人嘗試過”。
琢磨再琢磨后,她用兩條脈絡來貫穿長卷:一是文脈,一是圖脈,“文脈是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不管到了什么時代,從未改變,端午節(jié)讓人們內心的這種精神追求集中爆發(fā)出來”;“圖脈是用傳統(tǒng)筆墨手法來統(tǒng)御畫面,在具體的處理上,既有場面宏大的敘事特征,又有細節(jié)的生動性,從而耐看耐讀”。
在接到這個課題后,傅益瑤油然想起了父親傅抱石,“我爸對屈原有著非常深摯的感情,他對《楚辭》能夠倒背如流,我們幾個孩子的名字全部是從《楚辭》中來的。以前一到端午,父親就會流連在《云中君》、《大司命》、《屈原》等畫作前,有一種初戀一般的感情,這也是沉淀在靈魂里的詩歌”。
創(chuàng)作過程
兩赴秭歸、西塞考察民俗活動
外表貌美如花,內心卻是堅定執(zhí)著。在接到創(chuàng)作任務后,傅益瑤即赴湖北秭歸(屈原故里)考察、體驗、寫生。畫面中間,有一組“窗式”表現(xiàn)的民俗民情,即來源于寫生考察。仿佛讓人透過窗戶看到一戶戶民居里歡樂的生活場景,傅益瑤為我們打開了六扇窗:給孩子洗澡以求“百病皆除”;包粽子;掛艾草;點雄黃驅邪;系彩帶過情人節(jié);屈原詩會……這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形式,讓端午這個節(jié)日一下子變得可親可近接地氣。
畫面中的青山綠水是湖北的山川地貌,屈原祠來自實景,是屈原靈魂所在。第一段的祭祀也充滿民風民趣,“雖然屈原的一生是個悲劇,但在民間卻是用喜慶的形式來紀念他”。傅益瑤畫下了祭祀的歡樂隊伍:踩高蹺、嗩吶聲聲、鼓聲震天、彩旗飄飄……而龍舟競渡則體現(xiàn)了屈原賜予人們的力量,“丟粽子的時候人們會大喊:三閭大夫,魂兮歸來。而龍舟,你們可以看到有三種,每一種都來自現(xiàn)實生活。”
傅益瑤拿出了厚厚一摞的寫生稿、水墨稿給記者看,這些草稿最后提煉出了畫面中的山山水水和一千多個人物。
妙在何處?
“五個合一”拓展水墨畫空間
9月15日專家論證,有專家總結為五個合一:古今合一——開篇是“云中君”相伴屈原,接下來是今人祭祀活動,從天上到人間;“非遺”與中國畫合一——打通雅俗關系,具有獨特的美術價值;山水和人物合一;現(xiàn)實與想象合一;全景與特寫的合一。
這五個“合一”使得整幅長卷構思巧妙、新穎,是長卷的非長規(guī)的成功處理,更是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記錄·傳播·弘揚)的一種有價值的方式。為此,傅益瑤動用了中國畫的一切表現(xiàn)形式:水墨、色彩、山水、人物、特寫、全景(一切表現(xiàn)手段,點、線與水墨的協(xié)奏,水墨與彩色的融匯,全景與特寫的交錯),等等。人物場景的精細刻畫并不妨礙整體的筆墨書寫性;熱鬧的民俗色彩并不影響整體的水墨氣韻。整幅作品大氣、恢弘,既有騷體文的情彩恣肆,又有樂府詩的生活氣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畫作長1395厘米,寬180厘米,面積達230平方尺。畫面上總共有一千多個人物,尺幅之大創(chuàng)目前國畫創(chuàng)作之最。9月15日,該畫捐贈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收藏。據(jù)悉,今年年底將在京舉行盛大的展覽。
- 華為小藝App揭秘:智慧生活背后的神秘力量
- 豆包大模型1.5Pro低調登場,開發(fā)者欲罷不能的API調用體驗
- 全球AI應用花銷超10億美元:ChatGPT領跑卻非獨大
- 寧德時代與廣汽合資公司因5萬元執(zhí)行風波,揭秘新能源巨頭背后的商業(yè)秘密
- 理想超充站新規(guī):超時占用費來襲,占用資源需付費,單次最高200元
- B站蛇年春晚直播預約破300萬,獨家42年春晚全收錄
- 三星電子砍半晶圓代工部門,2025年設備投資預算降至“冰點”,巨變將至?
- 閱文CEO揭秘2024爆款年:IP全球化與商業(yè)化,揭開網絡文學新篇章
- SK海力士成績亮眼:黑馬逆襲,年度業(yè)績創(chuàng)歷史之最,年終驚喜豪發(fā)15個月
- 語音匿名化系統(tǒng)攻擊挑戰(zhàn)賽揭秘:奇富科技躋身全球前五,挑戰(zhàn)極限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