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tài)硬盤掉速是電腦玩家們經常討論的話題,似乎沒有一種完全不掉速的型號,這是怎么回事呢?
由SLC緩存直接引發(fā)的掉速
雖然閃存已經發(fā)展到3D制程,但本質上它依然是TLC類型,需要依靠SLC緩存來提升寫入速度。
一旦SLC緩存短時間內大量寫入用完,來不及恢復,寫入速度就會有所下降。這是當代固態(tài)硬盤都繞不開的彎。好消息是家用電腦的系統(tǒng)盤除了首次安裝系統(tǒng)和軟件,其他時候大量、不間斷寫入的機會比較少。所以盡管這種情況一定存在,通常固態(tài)硬盤在作為系統(tǒng)盤使用中卻很少會遇到。
由SLC緩存間接引發(fā)的掉速
既然SLC緩存用完之后寫入速度鐵定下滑,那么增大SLC緩存會怎樣?這樣當然造不出“永動機”,全盤SLC算法僅在空盤時能發(fā)揮較好性能,隨著盤內使用空間的增加,最終釋放緩存引發(fā)的掉速不可避免的會增多,并逐漸落后于東芝TR200這類固定SLC算法的固態(tài)硬盤。
固定SLC算法在外表看來緩存容量不大,但優(yōu)點是性能保持穩(wěn)定,即便使用到接近滿盤,也不會有明顯性能衰減。
不光AS SSD Benchmark與CrystalDiskMark不掉速,90%滿盤狀態(tài)下的東芝TR200 960G在PCMark 8存儲性能測試中同樣做到了完全不掉速:
DRAM緩存引發(fā)的掉速
網上有一種說法是無DRAM緩存的固態(tài)硬盤易掉速,而現在無DRAM緩存的固態(tài)硬盤越來越多,大有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這種情況真的會掉速嗎?
無DRAM緩存的固態(tài)硬盤因為沒有空間存放完整的FTL表,FTL交換在閃存和主控內的小容量SRAM緩存之間實時進行。數據存放的位置跨度越大,隨機讀取請求越有可能因為閃存轉換層需要進入NAND查表而延遲。
不過實際上主控SRAM內存儲的FTL閃存映射表并不是針對固定某一段位置,而是隨著電腦數據讀寫熱度而動態(tài)調整,常用數據可直接從SRAM緩存中命中結果,相比外置DRAM緩存還要更高效。
通過在TxBENCH中設定不同的測試范圍,可以發(fā)現東芝TR200主控中的SRAM緩存可以支持到8GB地址范圍的完整尋址。即便將測試區(qū)間擴展到32GB也能提供35MB/s的4K QD1隨機讀取速度,充分保障了日常使用性能。
對于家用電腦來說,東芝TR200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上網娛樂和辦公需求。如果你的電腦還需要更強的讀寫性能來進行圖形圖像設計類工作,更高端的Q200或者RC100將能更好地滿足你的需求。
- 科技圈一周大事件:蘋果發(fā)布iPhone 16e,華為造車再起航,科技熱點一網打盡!
- 小米汽車App上架小米SU7 Ultra,提前小訂搶先體驗,優(yōu)先排產等你來
- 2025年「38節(jié)」新玩法揭秘:阿里媽媽破解購物節(jié)密碼,理性消費新思路
- 京東外賣瘋狂擴張:地推力量崛起,騎手不再裸奔,新篇章開啟
- 外賣市場新變革:美團、餓了么、京東聯手打造全新競爭格局
- 小鵬匯天“陸地航母”冬季測試揭秘:驗收前準備就緒,探索飛行汽車新紀元
- 小米YU7智駕狀態(tài)下車尾亮起小藍燈:科技與時尚的完美結合
- 寶馬Mini暫停電動化轉型計劃:轉型按下暫停鍵,投資6億英鎊擱置
- 索尼超越夏普成日本市值第二大公司,僅次于豐田汽車,未來前景可期
- 英特爾18A工藝躍進,上半年流片揭秘:工藝革新能否引領新一輪芯片革命?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