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斯聯在去年提出并倡導AIoT以來,最近AIoT被頻頻霸屏,繼騰訊宣布廣撒“智能物聯”三張網后,又宣布與西安市政府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6月5日,阿里宣布將物聯網(loT)上升至與電商、金融等同樣高度的第五大戰(zhàn)略。天貓5日宣布設立loT團隊,將與阿里云、達摩院人工智能實驗室三位一體,共同推動物聯網戰(zhàn)略落地。6月7日,阿里"云棲大會·上海峰會"正式拉開帷幕,IoT、智能制造、新零售等行業(yè)的最新解決方案及產品輪番上陣,產業(yè)賦能、數字經濟、場景應用與落地成為本次阿里云棲大會的主旋律。
本次大會以“驅動數字中國”為主題,集中展示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帶動企業(yè)轉型,促進產業(yè)創(chuàng)新。除了備受關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yè)領域的最新應用,借助兩天前阿里透露的物聯網的戰(zhàn)略地位升級,物聯網當之無愧地成為本次云棲大會的重點落地方向。
雖然IoT發(fā)展由來已久,但隨著AI與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加之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智慧家居等場景落地需求逐漸成為主旋律,促成了IoT這一輪的爆發(fā)。
人們常說IoT技術讓“萬物互聯”,AI技術則為這種“互聯”創(chuàng)造了“大腦”,將“萬物互聯”上升為“萬物智聯”。這其中,云計算技術提供的智能計算能力,大數據技術提供的可再生“養(yǎng)料”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所有技術發(fā)展成熟并逐步形成合力,技術就可“為人所用”,創(chuàng)造出現實中而非實驗室中的真實應用場景,其中場景集大成者,首推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一直是阿里IoT布局的主戰(zhàn)場。本次云棲大會開幕當日,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就公開透露,阿里云正同上海合作,共同打造超大型城市精細化管理樣板。這也成為本次云棲大會最重磅的消息。同時,ET城市大腦將向醫(yī)療應急調度、城市管理、環(huán)境治理、旅游開發(fā)、城市規(guī)劃、平安城市、民生服務等七大領域拓展,從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級為整個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樞。要知道,阿里云啟動了ET城市大腦后,迎戰(zhàn)的第一個領域便是交通治理。
在大會現場,阿里表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目前已應用于生豬養(yǎng)殖、蘋果及甜瓜種植,具備數字檔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農事分析、全鏈路溯源等功能。用獲取的大數據通過AI賦能改變行業(yè)。除了大眾能夠看到的改變,AI與IoT的聯合還可以改變很多“看不見”的場景。一棟大廈的能源管理、人員運維以及涉及到多個子系統(tǒng)的智能升級,也許普通人看不到,但這對于B端物業(yè)來說非常重要,特斯聯科技依托ABAS BI運營平臺,幫助眾多商業(yè)建筑完成智能化升級,節(jié)省人力達40%,降低能耗30%;在社區(qū)層面,老百姓出行的便捷和安全成為政府非常關心的民生話題,特斯聯在對包括上海田林十二村等諸多社區(qū)升級改造后,不僅提高了居民出行效率,并在很多項目達到零案發(fā)。
“未來,有了大腦的城市,會擁有100萬倍的數據,道路越修越窄,把空間還給自然。我們的生活卻更加舒服方便。”胡曉明這樣描述智能化的未來城市。
然而一般而言,BAT等大平臺具備整合行業(yè)資源,依靠平臺提供技術化升級服務的能力,但逐點打通政府及開發(fā)商數據渠道,并根據不同城市、不同社區(qū)的特征精細化運營,實現智慧城市落地應用卻非BAT擅長的領域。也正因為如此,在3月召開的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向中國領先的智能物聯網生態(tài)平臺特斯聯科技拋出橄欖枝,特斯聯科技成為阿里云IoT行業(yè)合作伙伴。
阿里看重的是特斯聯科技的AIoT行業(yè)賦能及高效的落地能力。作為以行業(yè)落地見長的AIoT+大數據平臺型公司,特斯聯從智慧建筑及智慧城市領域切入,積累了豐富的實操經驗,也獲得眾多頭部房地產公司、物業(yè)公司及各級政府的認可。
其中,能有效地針對實際情況量身定制的高效落地整體解決方案是特斯聯的“拿手好戲”。一方面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賦能”作用,另一方面,特斯聯還將產品設備的應用,多維數據海量增長,數據、算力、算法等多角度形成了合力,驅動AIoT進一步發(fā)展。
經過實踐的檢驗,特斯聯科技的社區(qū)智能化感知平臺能有效加強社區(qū)人員管理效率,提升社區(qū)人口管理及安防預警效能, 例如特斯聯為北京北太平莊社區(qū)進行智慧改造后實現零發(fā)案。通過特斯聯的智慧社區(qū)監(jiān)控及平臺系統(tǒng),重慶永川區(qū)公安局實現了半小時內獲取證據,1小時內鎖定嫌疑人,24小時內抓捕嫌犯……目前,特斯聯已在北京、上海、重慶、南京多地實現落地。
特斯聯科技的項目覆蓋全國30個省份,70多個城市,完成8300余個,服務面積近7億平方米,覆蓋人口超過千萬人,已經成為國內AIoT(AI+IoT)領域當之無愧的“黑馬”。
- 《GTA 6》或許已經可以試玩,但需等待完善,揭示游戲品質究竟如何
- ChatGPT新功能:OpenAI推出“深度研究”,復雜信息查詢與分析成AI新挑戰(zhàn)
- 三星財報不及預期,2024年Q4營收3774億,前景堪憂
- 華為AR構圖引擎引爆駕駛新體驗:駕駛不再單調,科技讓駕駛更有趣!
- 2025年春節(jié)檔戰(zhàn)火紛飛,哪吒歸來破70億,新星崛起成最大贏家
- AI犯罪抬頭,韓國投資巨額研發(fā)新系統(tǒng)應對深度偽造威脅
- 微信員工揭秘:微信視頻通話并非人人效果不同,卻有輕度美顏,真實不虛
- DeepSeek沖擊波:英偉達市值一周縮水5520億美元,科技巨頭面臨市場變革?
- 美國華盛頓特區(qū)撞機事故調查揭新篇章:數據揭示真相
- 騰訊云NodeJS SDK打包體積過大引發(fā)熱議,官方致歉并承諾后續(xù)優(yōu)化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