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Louis Columbus
翻譯:徐婧欣
核心提示:IDG 對 2016 年的企業(yè)云計算進行了調查,對下一年云業(yè)務的發(fā)展前景及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了預測。
2017 年,美國公司在云業(yè)務上的預算為 177 萬美元,而非美國公司為 130 萬美元。
員工規(guī)模達 1000 人以上的公司中,有 10% 計劃在 2017 年向云計算 app 和平臺投入至少 1 千萬美元。
各公司會采取多種云模式以滿足其業(yè)務需求,包括私有云(62%)、公有云(60%)和混合云(26%)。
到 2018 年,典型 IT 部門的本地部署系統(tǒng)中,將只存儲少數 app 和平臺(40%)。
以上觀點均來自 IDG2016 年的企業(yè)云計算調查。IDG 訪問了那些計劃使用云或者利用云管理公司的負責人,共 925 人。抽樣范圍包括 IDG 公司下屬六塊媒體業(yè)務(CIO、Computerworld、CSO、InfoWorld、ITworld 以及 Network World)的人員,涵蓋八大產業(yè)的 IT 及安全決策者。調查結果發(fā)布在網絡上,目的是了解團隊采用的模式、使用案例、和云計算解決方案。
主要結論:
1、 使用云計算是企業(yè) app 的新常態(tài),目前有 70% 的公司至少擁有一個部署在云端的 app。員工規(guī)模達 1000 人以上的公司中,有 75% 至少有一個 app 或平臺在云端運行。所有公司中,有 90% 在未來一年或者一到三年中已經或計劃使用云 app。云計算在企業(yè)中的地位已經不可取代,而且進入 2017 年以后,企業(yè)采用的 app 種類會更加多樣化。
2、 2017 年,業(yè)務/數據分析和數據存儲/數據管理(各占 43%)將領跑企業(yè)云計算。參加調查的團隊中,有 22% 計劃在未來一年里首要關注業(yè)務和數據分析。21% 計劃將數據存儲/數據管理 app 定為團隊云遷移計劃的首選。
3、 2017 年,企業(yè) IT 總預算的 28% 將投放于云計算。其中 45% 用于 SaaS,30% 用于 IaaS,19% 用于 PaaS。2017 年公司在云計算領域的平均投資為 162 萬美元,員工規(guī)模達 1000 人以上的公司計劃投入 303 萬美元。在云計算領域的平均投資保持不變,2014 年為 162 萬美元,2015 年為 156 萬美元,2016 年為 162 萬美元。擁有 1000 名以上員工的公司中,10% 計劃于 2017 年在云計算 app 和平臺上投入 1000 萬以上資金。
4、 在大型企業(yè)中,主導云計算支出的是 CIO、IT 架構師和 IT 網絡/管理者,而在中小企業(yè)中則主要是 CEO、CIO 和 CFO。以下圖表比較了云對于各公司和個人的影響程度。
5、有 46% 的企業(yè)在通過 API 接口將數據庫、消息系統(tǒng)、門戶或存儲組件進行集成。40% 通過 API 將云端應用層和 IT 基礎架構連接。以下圖表顯示了 API 的使用方法以及哪些團隊最看重 API。
6、 在未來 18 個月,大部分企業(yè)的 IT 基礎架構將位于云端。IDG 發(fā)現,在未來 18 個月,28% 接受采訪的公司將依賴私有云來進行基礎架構;22% 將使用公有云;而 10% 傾向于使用混合云。2018 年,典型的 IT 部門將只有少數(40%)app 或平臺位于本地部署系統(tǒng)中。
7、 數據存儲位置(43%)、云安全(41%)和廠商鎖定(21%)是公司在采用公有云技術時首要的三點考量。采用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公司同樣面臨云安全和廠商鎖定的挑戰(zhàn)。由于缺少管理云計算和從云計算投入中獲取最大價值的適當技能,企業(yè)部署私有云和公有云的進程被延緩了。
- 特朗普宣布200億美元投資計劃,在美國多地建設數據中心
- 工信部:“點、鏈、網、面”體系化推進算力網絡工作 持續(xù)提升算網綜合供給能力
- 2025年超融合基礎設施的4大趨勢
- 2025年將影響數據中心的5個云計算趨勢
- 80萬輛大眾汽車因AWS云配置錯誤導致數據泄露,包含“高精度”位置記錄
- 名創(chuàng)優(yōu)品超4000家門店接入“碰一下”支付,引爆年輕消費熱潮
- 免稅店也能用“碰一下”支付了!中免海南免稅店:碰一下就優(yōu)惠
- 報告:人工智能推動數據中心系統(tǒng)支出激增25%
- 密態(tài)計算技術助力農村普惠金融 螞蟻密算、網商銀行項目入選大數據“星河”案例
- 專利糾紛升級!Netflix就虛擬機專利侵權起訴博通及VMware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