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訊,究竟是標普在提醒中國,還是中國在提醒標普?
客觀來看,早幾年無論是海外投行還是評級機構,都一致看空中國經濟。但是,中國宛如全球經濟的“定海神針”,今年連續(xù)2個季度取得了6.9%的穩(wěn)健增長。
9月21日,標普將中國長、短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A-1+下調為A+/A-1,展望穩(wěn)定。這一次評級下調,引發(fā)輿論強烈質疑。
有關投資基金公司稱,國外評級公司下調中國主權評級的理由很簡單:“經濟下滑、負債加劇、杠桿增加、風險上升”。
9月22日,中金固收陳健恒團隊發(fā)布簡評指出,標普下調中國主權評級只是一種“提醒”,對主權和企業(yè)融資以及金融市場均無明顯負面影響。從評級角度而言,即使是下調后的A+評級,也是一個違約風險明顯較低的“優(yōu)質級別”。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標普截止2016年9月底的評級中,全球有9%的主權評級達到AAA,14%的主權評級達到AA,這個比例合計約23%,遠遠高于企業(yè)發(fā)行人(AAA只有0.2%,AA只有2.4%)的比例。
陳健恒指出,“在2016年,中國屬于前23%的最高主權評級范圍??傮w而言,雖然本次降級后略低于這一區(qū)間,但仍然可以看出違約風險是很低的。”
2015-2016年,中國經濟遭遇歷史上最嚴峻的考驗,股市暴跌至2638點,人民幣匯率一路快速貶值。但是,當時標普給予中國主權評級屬于前23%的最高主權評級范圍。與此對比,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穩(wěn)健復蘇,去杠桿正在有序進行,經濟增長質量獲得了進一步提高;恰在此時,標普下調中國主權評級為A+,從而調出了23%的最高評級范圍。
正因為如此,中國財政部稱標普是一個“錯誤的決定”;而有關機構一致認為,標普的評級太滯后,并強烈質疑其權威性與評估標準。
華爾街見聞從多家機構的研報中發(fā)現,多項“經濟數據”精確地說明,中國經濟抗風險的韌性很強。這些經濟數據分布如下,或許同樣可以給予標普等國際評級機構一次“提醒”。
目前中國信貸增速約13%,與10%的名義GDP是合適的
正如業(yè)界提到的在社會融資結構中,貸款在社會融資中占比約68.1%。況且,融資形式重回貸款,其實是影子銀行業(yè)務縮小的表征,并非壞事。另一方面,年度總額限制使得今年內剩余月份的貸款增長開始放緩。
除了貸款以外,今年信用債融資和非標融資總體是放緩的,社融余額增速也較年初逐步回落,M2增速在8月份降至歷史新低8.9%。
這些都表明,今年中國的債務增長速度其實是放緩的,而不是擴張的。目前13%左右的信貸增速,與9%-10%的名義GDP增長相比,是相對合適的。
中國總體杠桿率為257%,與美國252.9%非常接近
從債務杠桿率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債務和杠桿風險仍在可控范圍,而且與歐美發(fā)達經濟體相比并非顯得過高。
中金固收團隊統(tǒng)一用BIS對各國的杠桿統(tǒng)計數據,2016年末,中國的總體杠桿率為257%,與美國的252.9%非常接近,低于歐元區(qū)的265.8%。
中國居民債務/GDP比值接近50%,仍不算高
盡管2015年以來,在房地產去庫存后,中國居民杠桿近年來有所上升,但目前中國居民部門的債務/GDP接近50%左右的水平,相比于美日歐60%-80%的居民杠桿,仍不算高;且中國居民儲蓄率仍有47%左右,遠高于一般國家。
中國政府部門杠桿率為64.6%,遠低于美國的89.5%
關于政府部門的杠桿維度:中國的一般政府部門杠桿率為64.6%,低于美國89.5%,也明顯低于歐元區(qū)水平。況且,中國的中央政府債務水平不高,近幾年升高的主要在地方政府部門。
但從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置換開始,嚴格約束地方政府債務擴張,尤其是今年力度在加強。
5月份以來,財政部發(fā)布50號文、87號文,規(guī)范和約束地方政府以及城投平臺融資,避免債務無序擴張;同時,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地方債的正規(guī)形式,募集資金進行投資。
今年金融經濟工作會議提到,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在地方政府債務方面,嚴堵后門之后,財政部也在“開正門”。如財政部發(fā)布了62號文和97號文,允許地方政府發(fā)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券和收費公路專項債券;89號文《關于試點發(fā)展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品種的通知》,對項目收益專項債券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解釋,預計未來有更多的項目收益?zhèn)贩N推出。
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13.2%,撥備率175.1%,不良貸款率1.86%
從結果來看,金融防風險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銀行業(yè)方面: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13.2%,撥備覆蓋率175.1%,不良貸款率1.86%,流動性比例48%,均保持較好水平。7月銀行業(yè)總資產月度新增創(chuàng)新低,7月僅新增1200億元;銀行間負債也持續(xù)下降。
同業(yè)方面:根據銀監(jiān)會8月末數據,今年以來商業(yè)銀行同業(yè)業(yè)務持續(xù)收縮,同業(yè)資產、同業(yè)負債分別較年初減少3.2萬億元和1.4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3.8%和-1.6%。前期同業(yè)業(yè)務增速較快的中小銀行下降尤為明顯,其中股份制銀行同業(yè)資產與年初相比降幅達45%。這意味著資金空轉、套利的行為明顯減少,也有利于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
債券市場杠桿方面:銀行間質押式回購余額和交易所待回購余額,均較調控前出現了一定下滑,在短端利率抬高以及穿透監(jiān)管加強之后,微觀主體的杠桿也明顯下降。
中國外儲超過3萬億美元,外債風險較低
2015年匯改以來,中國外債不斷下降,從2014年的1.7萬億美元降至目前的1.4萬億美元附近。中國外匯儲備仍有3萬億美元有余,對外債的覆蓋力度較強。
中國的外匯儲備對外債的覆蓋率,明顯高于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
中國國家資產凈值為20.2萬億元,以外幣定值的債務比例不足3%
社科院李揚團隊編制的《國家資產負債表》顯示,按寬口徑計算,2016年中國的主權負債為139.6萬億,主權資產為241.4萬億元,資產凈值為101.8萬億元。若扣除土地和建筑資產,中國國家資產凈值為20.2萬億元。
此外,從債務結構看,中國以外幣定值的債務比例不足3%。“無論怎樣計算,中國都不存在清償能力的風險,”李揚表示,因此中國爆發(fā)償債危機的可能性很低。
2006-2016年,中國家庭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從33%上升到了67%
以美國次貸危機為鑒,美國家庭平均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從2000年之后快速上升。2000年時該指標為65%,但2006年時已經是99%,無限接近房價的壓力極限。
當家庭的全部收入只能用于房貸支出時,崩盤是早晚的事情。2007年美國這一指標達到了驚人的101%,突破極限后旋即爆發(fā)危機。
對比來看,2006-2016年間,中國家庭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從33%上升到了67%。
2016年政府負債率為36.7%,風險總體可控
財政部副部長劉偉在7月28日的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15.86萬億元,全國人大批準的2017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是18.82萬億元。
他表示,去年政府負債率為36.7%,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國有企業(yè)負債率為65.6%,中長期見頂
目前,中國的高杠桿率主要集中在非金融國有企業(yè)。
根據中國社科院測算,截至2015年底,金融部門、居民部門、包含地方融資平臺的政府部門以及非金融企業(yè)部門的杠桿率分別為21%、40%、57%和156%。
財政部7月25日數據顯示,6月末,國有企業(yè)資產總額143.48億元,負債總額94.13億元,同比增長11.4%,國有企業(yè)負債率為65.6%。
從2015年9月份開始,國有企業(yè)總負債增速從8月底的11%跳升到19%,總負債增速持續(xù)高于總資產增速。這個趨勢在今年5月份正式結束,5月份這兩項指標增速持平;6月份,總負債增速還略低于總資產增速。
據統(tǒng)計,今年3月份,中央企業(yè)一共102家,目前總負債率為66.6%,比去年下降0.1個百分點。上半年央企累計實現營業(yè)收入12.5萬億元,同比增長16.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218億元,同比增長15.8%。
今年前7個月央企利潤總額由去年同期的同比下降3.7%轉為同比增長16.4%,資產負債率比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
浙江貝塔基金總經理郭濤表示,“所以,我們基本可以肯定,當前央企總負債率66.6%,短期見頂了,甚至是中長期見頂。”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籂I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