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格力與美的極致的口水戰(zhàn) 為何這樣“互懟”對方)
空調行業(yè)的專利之爭,極有可能是家電領軍企業(yè)在完成品牌建設、產業(yè)鏈布局和渠道布局之后,會有可能是下一個發(fā)展周期競爭的新手段。
時下,正值空調銷售旺季。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力電器”,000651.SZ)與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的集團”,000333.SZ)這兩大家電巨頭的專利之戰(zhàn)再次爆發(fā)。
據了解,目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經受理了格力電器對美的集團的起訴,該起訴主要針對專利系名稱為“空調室內機”的實用新型專利和產品“制冷王”系列空調。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之間頻發(fā)專利之戰(zhàn)的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這次的“戰(zhàn)爭”有何不同之處?到底是造勢還是競爭升級?專利之爭,將會成為家電行業(yè)的下一個競爭新手段?
升級版專利口水之戰(zhàn)
日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了格力電器起訴北京天昂偉業(yè)商貿有限公司(下稱“天昂公司”)和美的集團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案,該案涉案專利系名稱為“空調器室內機”的實用新型專利,被訴侵權產品為“制冷王”系列空調。原告格力電器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停止侵權并由被告美的集團賠償其經濟損失5000萬元。
不同以往的是,此次格力電器的“專利之戰(zhàn)”升級了:除了起訴美的集團“偷技術”以外,還起訴奧克斯“偷人”。
格力電器控告奧克斯今年的新品阿西娜系列空調侵犯了格力的專利權,索賠1.1億元,創(chuàng)下行業(yè)之最。另外還稱,奧克斯從格力“偷技術、挖人才”, 2010年至今已通過各種不正當手段挖走格力電器超過300位研發(fā)、質檢等部門的核心骨干人員。
對此,奧克斯立即表示,格力電器所指的奧克斯侵權空調產品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發(fā)布,并非今年的新產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奧克斯并未明確指出相關空調產品是否使用了格力的專利技術。奧克斯認為,專利訴訟“既費時又費力,且訴訟結果還充滿不確定性”,甚至認為格力對其起訴是一種“商業(yè)手段”,只是想借機炒作。
而美的集團則也不甘示弱,并向格力發(fā)起反擊,要求賠償4000萬元。美的集團分別在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針對格力空調提起三起專利侵權訴訟。
據了解,涉案專利包括一項發(fā)明專利和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一項發(fā)明專利名為“軸流風輪”。三起訴訟索賠金額累計達4000萬元。
在這三起訴訟中,美的集團的具體訴訟請求是要求格力即刻停止生產、銷售、許諾銷售、使用等全部侵犯該項專利權的行為,并立即銷毀產品庫存、制造模具和設備、宣傳資料,支付侵權賠償金。
起訴可謂“一石二鳥”
熟悉家電行業(yè)的人都知道,這并非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之間的首次“專利之戰(zhàn)”。
2008年,格力就美的空調“舒睡”功能侵犯其“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空調器及其控制方法”提起訴訟;2012年,格力起訴美的侵犯其“可拆裝式空調室內機管路安裝擋板”實用新型專利;2013年,格力又起訴美的“五谷豐登”商標侵權。另外,格力還曾針對美的進行學術造假的舉報,影響其獲得國家有關科技獎項;董明珠指責美的與小米的合作是“兩個小偷”的合作。
為何格力電器頻頻起訴美的集團?而且這次還拉上奧克斯?
家電行業(yè)分析師梁振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官司誰是誰非由法院判決。格力電器起訴美的集團,最核心的點是,美的集團和奧克斯在空調市場上的份額增長快,使得格力電器的市場份額受到侵犯。尤其是奧克斯的電子商務增長速度最快,被格力電器視為眼中釘。格力電器想除之而后快,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口水戰(zhàn)和輿論戰(zhàn)。打官司和起訴,打壓對方品牌美譽度、損害品牌形象,使得格力電器處于有利位置?!?/p>
梁振鵬還表示,格力電器起訴美的集團之后,會使其各自的經銷商在進貨時,避開有訴訟風險的商品,從而會影響美的集團空調的銷量?!斑@一訴訟可謂一石二鳥?!?/p>
到底美的集團對格力電器造成怎樣的實質性威脅?或許從財務報表中能獲取答案。
《投資者報》記者查看兩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yè)績情況,美的集團的營業(yè)收入為598億元,同比增長56%;凈利潤為47億元,同比增長11%。格力電器的營業(yè)收入為297億元,同比增長20%;凈利潤為40億元,同比增長27%。從一季度的業(yè)績對比來看,美的集團無論是營業(yè)收入還是凈利潤都超過了格力。
空調已摸到天花板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競爭之所以如此激烈,最重要的原因是,當前的空調市場已觸及天花板。
數據顯示,在2014年中國空調市場的零售規(guī)模為1575億元,僅比2013年增長0.6%。2015年中國空調市場零售規(guī)模不僅未上升,反而下降了4.8%為1374億元。盡管2016年由于天氣非??釤?,空調零售額上升到了1606億元,但大多數業(yè)內人士都認為,空調行業(yè)的增速已經到了天花板,而格力與美的作為國內空調領域兩大巨頭,相互廝殺必不可免。
目前,在空調市場上,基本上是雙寡頭局面。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的差距在逐步縮小,數據顯示,格力電器空調市場份額在29%左右,美的集團則在24%左右。
讓格力電器不安的是,空調并非美的的全部。從2016年收入構成情況來看,格力電器主要收入來自于空調業(yè)務,其銷售額為881億元,空調業(yè)務收入占比81%。美的集團主要收入來自空調、小家電、冰洗等業(yè)務,其中,空調業(yè)務的銷售額為668億元,占比42%,小家電業(yè)務占比27%,冰洗業(yè)務占比20%。
如此來看,如果美的集團在空調市場加大力度,甚至超越格力電器,也不無可能。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保脚_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