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為自己的睡眠擔憂過嗎?
最近一段時間, 你有多少次刷著手機、玩著游戲,和朋友聊天,默默想著“再拖一會也沒關系吧”,不知不覺卻到了凌晨?
多少次明明躺下很久,卻怎么都難以入睡,腦中不斷閃現白天讓你感到壓力或擔憂的瑣事?
有多少個早晨,你醒來便感到精神充沛、干勁十足?又有多少個上午在昏昏沉沉中度過了呢?
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讓你感到困擾,先別太擔憂。在睡眠這件看似無需努力的小事上,絕大多數人其實都需要幫助。
01
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發(fā)布的《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近3/4受訪者曾有睡眠困擾,受訪者中,19-35歲青壯年是睡眠問題高發(fā)年齡段。
睡不好已經成為當代人的普遍問題,容易不受大家的重視,但其會引發(fā)的一連串的問題:
科學研究表明,如果短期內睡不好,我們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和反應速度會明顯下降;而長期失眠,可能誘發(fā)多種如抑郁癥、高血壓、認知障礙等慢性疾病,從而會伴隨焦慮、壓力等情緒問題。
也就是說,“睡不好”不僅影響每個人的日常學習工作表現,也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
正因為這些,知名腦機接口公司BrainCo強腦科技最新研發(fā)的深海豚睡眠儀來啦!來幫助每一個人獲得好的睡眠!
02
“好睡眠”的定義
你是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睡好的——
是保證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是入睡快、“沾枕頭就能睡著”?
還是是否能遵循早睡早起的時間表?
其實,以上說法其實都不能作為“好睡眠”的唯一標準。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2017)給出過這樣一組標準:好的睡眠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可以在30分鐘之內入睡;
夜晚睡眠時間在7-9個小時之間
醒來不超過1次并且醒來后可以20分鐘以內再次入睡。
實際上,因為每個人的年齡、睡眠周期比例、睡眠習慣是不同的,在沒有一個科學的對自己的睡眠認知情況下,你很有可能會選擇一個并不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提升睡眠質量,這甚至會導致自己睡得更差。
0-3個月的新生兒平均每天應有14至17個小時的睡眠。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所需睡眠時間逐步減少。
14-17歲青少年時期平均每天應睡8至10個小時。而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時長為平均每天7至9小時。
正常的睡眠結構周期分為兩個階段: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包含淺睡與深睡)和快速眼動期。兩種循環(huán)往復,每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每個睡眠周期大約持續(xù)90分鐘。整夜睡眠大約有4~5個睡眠周期。
在淺睡期,人的體溫下降、肌體舒展;在深睡期,人的大腦皮層細胞可處于充分休息狀態(tài),對穩(wěn)定情緒、平衡心態(tài)十分重要。
快速眼動期會有夢境體驗,因此常被稱為“做夢睡眠”。在做夢時,記憶會被再加工、儲存,這一階段可以鞏固大腦記憶,恢復精力。
03
睡眠習慣是由一個人的內部時鐘和晝夜節(jié)律決定的行為模板,大致可分為兩類:
早鳥型,這類人習慣早睡早起,在早晨、上午會更有活力,通常會比較守時,到了晚上后會缺乏精力,需要休息。
夜貓型,這類人在夜間會更有精力和效率去學習工作,比較習慣晚睡晚起。據科學調查,這類人會更容易有健康風險。
作為堅持“用腦機接口技術,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公司。BrainCo強腦科技有著強大的科研實力:在核心研發(fā)團隊中,有超70%的人來自哈佛、MIT、清華大學等頂級學府。公司秉承著“腦機接口,開啟生命更多可能性”的使命,將前沿腦機接口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相結合,已經推出了幫助上肢肢體缺失患者重建運動能力的智能仿生手,提高孤獨癥兒童語言、行為能力的開星果社交溝通訓練系統(tǒng),以及幫助我們在冥想中掌握高效放松減壓技巧的FocusZen舒壓系統(tǒng)和仰憩正念助眠舒壓系統(tǒng)。
為了幫助更多人擁有好睡眠,BrainCo強腦科技結研發(fā)出了深海豚腦機智能安睡儀,幫助每個人深入了解自身睡眠問題的真相,并且在配套APP中打造最適合自己的睡眠解決方案。這一解決方案由于采用了腦機接口技術的最新成果,能夠較為準確的跟蹤入睡前EEG大腦狀態(tài)趨勢,熟睡狀態(tài)后則可以多維度實現類PSG睡眠分期判讀,準確率可以媲美醫(yī)療水準。
只需簡單三步,你就可以知道腦機黑科技加持下,你的睡眠質量如何啦!佩戴深海豚安睡儀入睡,直到晨間醒來摘下(記得檢查是否正確佩戴,保證水凝膠片和皮膚充分接觸哦)查看入睡報告,了解自己的入睡時長,是否有入睡困難的情況查看睡眠解讀,了解整體睡眠時長和各個睡眠分期的結構比例,為你解讀當前睡眠結構所體現的睡眠問題。
隨著CES助眠的使用,你可以逐漸看到的入睡情況的進步,也可以了解自己睡眠結構的變化。你累計的數據越多,對自己的睡眠情況就越了如指掌。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睡眠的腦科學。
使用依托腦機技術的深海豚安睡儀,繼續(xù)深度改善睡眠吧!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