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年,各大內存廠商都進入到了激烈的換代大戰(zhàn)當中。的確,從12代酷睿的600系列芯片組到AMD即將發(fā)布的AM5處理器平臺,都將DDR5作為標配。從市場來看,4800MHz的入門級DDR5仍將在今年下半年扮演市場主力。今天,我們給大家測的也是一款DDR5 4800臺式電腦內存,來自于鎂光的消費級品牌英睿達。
如何選擇DDR5內存
其實經過了長達一年多的醞釀,DDR5替代DDR4的節(jié)奏已經非常明顯,雖然近期市面上出現(xiàn)了不少高頻率的DDR4產品,但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步跨入DDR5仍是相當必要的,畢竟下半年的銳龍7000系列桌面處理器和13代酷睿都只支持DDR5內存。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高頻率的DDR5內存依舊價格偏高,4800~5200MHz仍是相當有性價比的選擇,對于容量,某些消費者就有些拿不穩(wěn)了,近期問我最多的就是應該買8×2的16GB套條還是16×2的32GB套條。其實這得從個人需求而定,簡單來說,普通游戲玩家其實16GB就已足夠,設計或編程類用戶,在渲染、回放、執(zhí)行等特殊場景下,的確是需要大容量內存的。從價格來看,英睿達DDR5 4800臺式電腦內存條的8×2套條價格僅499元(英睿達京東自營旗艦店),16×2套條容量翻了一倍,但價格也翻了一倍,需要1159才能入手。如果預算有限,完全可以先行購買8×2套條,后期升級再加購兩根8GB內存,畢竟正常的ATX主板基本都有四條DIMM插槽。
并不普通的普條
解決完大家購買上的疑問,我們來正式打開這款8×2的套條??梢钥吹?英睿達的內存包裝上除了套條的SKU號 CT2K8GC40U5之外,還標注了1.1V CL40的字樣,前者是廠商標定的基準電壓值,后者則是延遲時續(xù)的前兩位數(shù)值。在內存的標簽上,還標注了產地為馬來西亞。
可以看到,英睿達的DDR5 4800臺式電腦內存條并未提供散熱片設計,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普條”,但是,英睿達這款內存并非看上去那么簡單,其實在提供8×2、16×2的套條外,英睿達還提供了32×2的64GB套條,可滿足Z690主板最大的128GB容量上限。另外,該內存還支持Intel XMP 3.0技術,配合美光原廠內存配置文件,用戶超頻更為方便快捷。
英睿達的DDR5 4800采用了黑色PCB板,如今大多數(shù)中高端主板普遍采用黑色PCB,這樣的設計能夠在觀感上更加統(tǒng)一。內存條上,可以看到原本位于主板之上的電源管理(PMIC)芯片放在了內存條上,這也是DDR5內存的構架特點,讓模塊電源更加清潔,有利于提升信息質量。內存的電源管理芯片編號為0G=9B-B65,這串編碼與我們評測過的同款32GB內存標注并不相同,后者可以根據(jù)編碼查詢到芯片為瑞薩生產。在電源管理芯片一角,可以看到預置了出廠內存運行參數(shù)的SPD ROM,為鎂光原廠提供。
內存顆粒采用鎂光原廠顆粒,FBGA代碼為IXA45-D8BNK,單顆容量為2GB,工作溫度為0~95℃。顆粒在PCB上單面排布,整板共4顆。聊到這里,不妨給大家普及一個常識,內存顆粒最重要的是等級,而非品牌,我們雖然很難從FBGA碼推測其等級,不過在供貨充足的情況下,相信鎂光高等級顆粒首先會給自有品牌英睿達使用。
為方便小白用戶的閱讀,我再跟大家多聊兩句。DDR5內存的構架與DDR4完全不同,比如英睿達DDR5 4800便將64-bit的位寬拆分為兩組32-bit獨立通道,相當于直接將數(shù)據(jù)日常通勤的高速路變?yōu)殡p向通道。另外,DDR5內存還可加入了8-bit的ECC校驗證通道,支持片上ECC糾錯(英睿達稱其為顆粒上ECC設計)。值得一提的是,DDR5的標準電壓為1.1V,低于DDR4的1.2V,理論上DDR5的能效是超過DDR4的。
用戶需要留意的是,12代酷睿的主板提供了支持DDR4和DDR5兩種配置,用戶購買前需要留意。實際使用時,雖然DDR5和DDR4內存的針腳同為288pin,但DDR5與DDR4內存的防呆口位置不同,所以無需擔心插錯。
實測: 出色的超頻能力
測試平臺: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11
主板:ROG MAXIMUS Z690 HERO
BIOS版本:1270
處理器:酷睿i5-12600K
硬盤:英睿達P5 PLUS 1TB
顯卡:GeForce RTX 3080Ti
電源:ROG TUF Gaming突擊手750W
內存:8GB×2英睿達DDR5 4800內存
比較內存:32GB×2英睿達DDR5 4800內存
對于這款英睿達DDR5 4800,事實上我們在首測12代酷睿時測試過32×2的64GB套裝,這次測試16GB套裝,我會把這兩款同型號不同容量的內存在各種場景下進行測試,幫助想購買DDR5內存的小白用戶找準自己的需求。
測試前依舊是固定動作,將系統(tǒng)與主板BIOS升級到最新版本。在HWiNFO64中,可以完全識別出DDR5-4800的內存類型,并能準確顯示內存頻率為2400MHz×2,時延為40-39-39-77,標準電壓為1.1V。
測試中,我依舊選擇AIDA 64的內存與緩存測試項目作為帶寬測試基準??梢钥吹?6GB套裝的英睿達DDR5 4800的讀取速度超過了70000MB/s,寫入速度也超過了60000MB/s,實際帶寬為60505MB/s,時延為84.3ns。
64GB套裝的英睿達DDR5 4800的讀取速度為71283MB/s,略超16GB套裝;寫入速度達到71475MB/s,相對16GB有明顯的提升;讀取速度同時也帶來了內存帶寬的提升,達到了71130MB/s;時延則差別不大,為84.9ns。
我們進一步將16GB套裝進行超頻,按經驗,4800MT的DDR5內存超頻至5200MHz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而且XMP也為超頻提供了足夠的方便,直接在BIOS中調節(jié)頻率即可。超頻之后,我們采用MemTest64進行穩(wěn)定性測試,5200MHz和5400MHz均正常通過測試,并未報錯。
在AIDA 64的內存與緩存測試項目中,可以看到,內存的讀寫速度與帶寬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而且時延也進一步下降,可以看到,超頻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超頻至5600MHz時,MemTest64出現(xiàn)了報錯,而且AIDA 64的內存與緩存測試成績還不如5400MHz,說明內存已經不能穩(wěn)定運行。
將頻率調回5400MHz,通過提升電壓,并調整時序,內存帶寬得到小幅提升??梢钥吹?78678MB/s的讀取速度、66844MB/s的寫入速度和66137MB/s的帶寬,基本上就是這款內存較為極限的穩(wěn)定表現(xiàn)了;此時,內存的時延為76.7ns。
內存基準測試:
除了AIDA 64的內存與緩存測試,我還引入了更多測試項目來測試各場景下內存的真實表現(xiàn)??梢钥吹匠l后的16GB套條比起基準頻率還是有相當大的性能提升。另外,這次基準測試中引入了更多的工作場景,所以64GB套條在評分上遠超16GB套條。
解壓縮測試:
在解壓縮測試中,超頻約獲得了3.8%~5.8%的提升,64GB套條則比16GB套條有7.4%~8.9%的超出??梢钥吹?在解壓縮測試中,對容量并沒有那么敏感。
整機性能測試:
可以看到,提升內存頻率和增加內存容量對于Cinebench R20這樣的CPU測試項目來說基本影響不大;但在整機測試中,PCMark 10現(xiàn)代辦公基準測試和魯大師綜合性能得分兩個項目能夠看到整機評分都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PCMark 10超頻至5400MHz后,評分提升了1.4%,更換為64GB套條后,評分提升了2.7%,總體來看,不論是超頻還是增加內存容量,對于辦公等日常應用提升都不會太大;魯大師的真實場景綜合測試,超頻或增加內存容量對整機性能的提升分別是0.6%和3.7%,同樣不明顯。
游戲測試:
如果說辦公場景還不能發(fā)揮內存超頻和提升容量帶來的性能表現(xiàn),我們則引入了一款網游和兩款3A游戲比較。可以看到,不論是《CS:GO》,還是《古墓麗影:暗影》《孤島驚魂6》,超頻和增加內存容量均未能帶來幀率的明顯提升。這其實很好理解,游戲在編譯時便考慮到實時數(shù)據(jù)調用的帶寬需求,一般而言,在沒開啟過多后臺程序的情況下,絕大多數(shù)游戲16GB內存就夠用了。大內存在游戲中的好處在于開啟游戲、預讀地圖的效率大大提升了:以《坦克世界》為例,16GB套條開啟“神圣之谷”地圖所需的時間為32s;而換為64GB后,開啟時間則縮短為18s。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以上測試已經覆蓋了99%的使用場景,但對于專業(yè)用戶來說,16GB還是入門級的配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使用SPEC Viewperf來測試常用工業(yè)軟件的效率,由于辦公時寬帶下載速度太慢,我就不給大家測了,可以明確的是,在這些需要大量讀寫來支撐的應用中,增加容量比超頻會帶來更加明顯的性能提升。
EF點評:
雖然是一款4800MT的入門級DDR5內存,英睿達DDR5 4800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首先,它以一款普條的封裝可以支持穩(wěn)定超頻到5400MHz,超頻頻率達到了600MHz,這說明英睿達所使用鎂光原廠顆粒的等級是相當過硬的;其次,該內存省去了冗余設計,使得這款16GB的套條價格僅需要499元,對于普通玩家來說性價比是相當出色的;最后,整個測試過程中,內存展現(xiàn)出不錯的一致性,從產品端說明鎂光在DRAM上的技術底蘊還是相當深厚的。( 文章來源: 新潮電子 )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