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砍柴網
作者 / 周興斌(微信id:bangmangtuan)
今年8月份,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再度升級,根據禁令的規(guī)定,凡是使用了美國技術、設備的公司,不能給華為提供芯片服務。隨后,華為方面表示,將停止在美的一切業(yè)務并將本該屬于美國的投資悉數轉投俄羅斯。
當下的內外部環(huán)境下,中美科技領域的競爭正在不斷蔓延,在科技家電領域,國內的企業(yè)也正在以核心技術和產品實力,與外企一較高下,國產小家電品牌也正在與海外品牌進行另一場“科技爭奪戰(zhàn)”。
國產品牌乘勢而起背后,吸塵器的品牌之爭的“接受美學”
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總統(tǒng)之一亞伯拉罕·林肯曾經說過:“你可以在所有的時間里欺騙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而科技家電領域,戴森品牌神話的墜落,則成為這句名言在當下時代的注解。
任何的品牌“神話”也終有衰落的那天,戴森也不例外。從“造車失利”到今年宣布全球裁員900人,再到無線吸塵器產品因5年損壞率過高,被美國權威消費雜志《Consumer Reports》除名,戴森品牌光環(huán)正在墜落。
在英國本土市場,根據GFK去年的統(tǒng)計數據,戴森在英國本土市場份額近1年內從45.8%下降至36.4%,在美國市場,亞馬遜吸塵器產品暢銷榜單上,僅有一款產品銷量位居前14位。
在國內市場,戴森的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加大,小狗、添可、小米生態(tài)鏈中的睿米等國產品牌不斷推出新品,全面對標戴森吸塵器產品。
國產品牌乘勢而起的背后,一方面網紅營銷“過氣”之后,戴森品牌光環(huán)逐漸暗淡;另一方面,吸塵器行業(yè)正處于行業(yè)洗牌的前夜:像智能手機行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一樣,吸塵器行業(yè)迎來行業(yè)洗牌的拐點,產品體驗導向下,吸塵器品牌即將進入“百家爭鳴”時代。
被網友戲稱為“中產收割機”的戴森,其實在用戶體驗上方面其實也沒有“自來水”吹的那么神乎其神。之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就曾報道過,上海的徐先生花費4950購買的戴森手持無線吸塵器無法正常工作。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網站截圖
在第三方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關于戴森的產品投訴多達411條,其中不乏產品質量問題、售后服務問題等,雖然第三方平臺信息真實性有待商榷,但如此多的投訴數量,客觀上也能夠說明戴森的產品使用、售后等體驗仍然有進步的空間。
用戶口碑下滑,產品投訴不斷,這說明戴森的產品在用戶體驗端其實缺乏一種“接受美學”。
什么是接受美學?從品牌到產品再到用戶體驗,技術、產品包含著全部的信息,體驗端好感度有1%還是50%,則決定了從技術到體驗傳輸效率的數十倍差距,這其實就是一種“接受美學”。
換句話來說,產品不單單是產品而是一種服務,用戶真正體驗到了產品之后,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才能夠釋放,而不是以品牌營銷“造神”不斷堆高品牌的“空中樓閣”。
其實,科技家電領域中,很多國產品牌在產品設計以及售后體驗上已經有完全不輸甚是優(yōu)于戴森等海外品牌的實力。
比如,小狗吸塵器的設計更人性化,在易用性和用戶體驗上都更突出,而其獨創(chuàng)的中央維修模式,免費免責的用戶承諾至今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yè)可以做到。再比如,智能電視領域,前段時間刷屏的小米透明電視,產品體驗足夠優(yōu)秀,完全不輸三星索尼等海外品牌。
圖片來源:小狗電器官網截圖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無論在產品力上,還是在品牌力上,都已經有了足夠的積累,小狗、添可、睿米等品牌,也在全面對標戴森,直接參與到與戴森的市場競爭中去。英美市場失利之后,在眾多國產品牌的崛起之下,戴森也在不斷丟失國內市場的“基本盤”。
從產品競爭到品牌競爭,吸塵器行業(yè)打響“價值升維戰(zhàn)”
今年6月份,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旗下的UET用戶體驗評測發(fā)布了一份無線手持式吸塵器的橫向評測,對戴森V11Fluffy、小狗T12 Plus、添可PUREONEX1、戴森V10Fluffy、飛利浦FC6729和米家1C幾款產品進行了對比評測。
從評測機構本身來看,用戶體驗測評實驗室 (User Experience Testing Lab, 簡稱“UET”)是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發(fā)起的,中國唯一一個由行業(yè)領導機構建立的基于用戶體驗的產品評價體系。
換言之,作為一家行業(yè)性的第三方獨立評測機構,UET有著足夠的權威性和中立性,其評測報告也具有較高的行業(yè)參考價值。
在此次評測中,分別從集塵性能、續(xù)航能力、吸力、噪聲、多場景應用、舒適度、智能化、清潔收納及售后服務等多個維度,全面對比了以上幾款產品的綜合產品力表現,在最終的綜合產品力評測結果中,以小狗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已經同戴森難分上下,評測中也提到,在易用性、售后等方面,反而國產品牌具有比較優(yōu)勢。
圖片來源:評測視頻截圖
UET評測報告的背后,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吸塵器行業(yè)的發(fā)展衍化的趨勢:以優(yōu)秀的產品為觸達,以技術投入和商業(yè)創(chuàng)新為支撐,國內的科技清潔家電企業(yè)正在成為高端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以上種種皆表明,戴森與國產品牌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吸塵器行業(yè)正在打響一場“價值升維戰(zhàn)”。
一款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背后,是技術和商業(yè)上的不斷進步和衍化。新技術在科學研究、技術發(fā)展、商品化的三步走中,競爭將逐漸從形式競爭(更看重技術能力)轉化為應用競爭(更看重商業(yè)競爭力)。在商業(yè)競爭階段,誰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誰就能占據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因此,吸塵器行業(yè)從技術競爭到商業(yè)競爭,實際上也是從產品力競爭到品牌力競爭的“價值升維”競爭。
品牌力是什么?是用戶對品牌的感知?非也。對于科技產品而言,品牌永遠是加分項,而產品實力、用戶體驗導向下的優(yōu)質服務才是品牌力的內核。企業(yè)產品實力轉化品牌競爭實力,實際上就是一場“價值升維”。
以蘋果為例,蘋果營銷做的的確十分成功,但這樣的成功是基于iOS系統(tǒng)以及蘋果軟件、硬件生態(tài)下的用戶體驗,以及企業(yè)本身對技術的長期投入。也正是一直以來的產品力表現,在口碑效應下,產品力逐漸衍化為品牌力,從而支撐品牌價值。
熱衷于“網紅營銷”的戴森逐漸退卻光環(huán)之后,其實也為行其他企業(yè)提供了寶貴的試錯經驗:對于科技產品來說,品牌的光環(huán)一定是基于用戶體驗之上的,束之高閣的營銷光環(huán)反而可能會透支企業(yè)的品牌價值,不利于品牌長遠發(fā)展。
如今,在科技清潔家電賽道內,國產品牌的后發(fā)優(yōu)勢逐漸凸顯,隨著新品不斷發(fā)布,國內消費環(huán)境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消費者也將更加青睞更懂國人的品牌和產品。
長遠來看,無論戴森是否準備充分,科技清潔家電的“價值升維戰(zhàn)”已經打響,面對準備充分、扎根本土市場的國產品牌,戴森勝算究竟幾何,行業(yè)內的“王座”之爭最終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周興斌,系資深媒體人、知名科技自媒體。2017年度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自媒體。關注電商新零售、人工智能、移動互聯(lián)、數碼家電等相關互聯(lián)網產業(y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